疑扶苏对诸番邦的了解!
姚贾立刻就变了嘴脸:“箕子乃是仁人,化蛮夷为华夏,饱受世人尊敬。”
“只可惜,箕子之仁并未传至后代!”
“今箕国长期不与中原往来,反倒是与异族杂居。”
“八百余年不曾向周天子朝贡,反倒是向通古斯朝贡称臣,此实为自甘堕华夏为蛮夷也!”“臣以为,箕子国内万民定深受其苦、心念华夏,今陛下发兵灭箕国,实乃吊民伐罪的大义之战!”“臣附议!”
箕国可灭,也可不灭。
但既然灭箕如此轻松,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与陛下意见相左!
叔孙通也出列拱手沉声道:“相邦所言有理!”
“箕子立箕国后,便殚精竭虑教化蛮夷。”
“以箕子之仁,若见今箕国之状必会垂泪!”
“陛下若能将箕国重纳入华夏版图,施以礼仪、教其文化、拨乱反正,此实乃竟箕子未尽之功也!”陛下放心干!
吾等大儒为陛下辩经!
蒙毅见状也拱手道:“臣以为,箕国虽弱,却也不可太过轻视。”
“臣谏,令一员悍将率三万降卒东征,以保万全!”
回想起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时的满朝怨言,再看当今群臣随意轻松的态度,扶苏突然笑了,笑的很是开怀:“准奏!”
群臣赶忙拱手:“陛下圣明!”
为免扶苏又把目光转向月氏,蒙毅紧跟着开口:“臣再谏,将胡国、通古斯旧地划为三郡,将北迁的三十万农人分为三部,先于三郡郡治营造城池、开垦田亩、化蛮夷为华夏。”
“为免蛮夷残部不臣,臣谏请漠南大营北移,与上卿韩信部合兵,而后兵分三部镇守三郡。”“再择贤臣率诸官吏以郡治为核心管束三郡之地,徐徐将新地化作我大秦之地。”
“臣举荐上卿韩信、将军李信、将军蒙恬分管三郡!”
群臣顿时就来了精神。
此战对于大秦而言是扩土万里、扫清北患。
但对于群臣而言则是蛋糕变大,又出现了大量新的编制!
群臣没想到蒙毅这么早就拿起了筷子,但既然蒙毅先动筷了,他们自然不会落后。
姚贾沉声道:“胡国、通古斯国旧地疆域广袤,若是仅只划分为三郡,每郡之地皆数千里,政令难达、无法管束。”
“臣以为,可将胡国、通古斯国旧地划分为六郡之地!”
“将军李信久镇陇西,对月氏多有了解,臣以为不该调将军李信北上,而是当令将军李信继续镇守陇西“臣荐,上卿韩信、将军蒙恬、上卿刘季、上卿彭越、左中郎将虞子期、裨将军李泊为郡守,为大秦镇守北境新附之地!”
蒙毅当即便要驳斥,陈平却抢先出列拱手:“臣以为,胡国、通古斯旧地虽然地广,但却人稀,若多设郡或会致使官吏多于臣民,以至于新地税赋甚至不能支撑新地俸禄。”
“新设三郡之地并无不妥。”
蒙毅闻言满意颔首,却又听陈平继续说道:“臣荐上卿宝音、裨将军苏赫巴鲁、裨将军阿尔斯楞为郡守,再荐降将贝尔、降将成格勒、降将查拉巴为郡丞。”
蒙毅、姚贾等秦廷群臣齐齐愕然,而后齐声驳斥:“荒谬!”
让一群降将降卒去治理新附之地?
他们配吗!
我大秦将士打下的蛋糕,凭什么让外人分润战果!
若是令一群降将降卒窃据郡守之位,又如何对得起为大秦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面对群臣抨击,陈平脸色不变的继续开口:“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皆曾是胡国庶民,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只要站在草原上,就是秦制最优越的体现,定能吸引胡国庶民纷纷效忠大秦。”
“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虽然曾是胡人,但对陛下的忠诚反而高于诸多秦人。”
“且胡国贵胄极重血脉身份,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虽然是我大秦重臣,但因其出身卑微,也难得到胡国贵胄的信任和尊重,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无法借权割据,只能忠于大秦!”
蒙毅当即驳斥:“以胡治胡,此为化蛮夷为华夏乎?”
“此为化蛮夷为蛮夷也!”
娄敬也出列拱手道:“何谓蛮夷?何谓华夏?
“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虽曾是蛮夷,如今却皆已为华夏之民,自可教化出更多的华夏之民。”“胡国、通古斯旧地有可耕沃土,却也有不可耕的草原。”
“由上卿宝音等诸位上官管理新地,方才能更好的耕牧结合,尽展其地力!”
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各自的思想、为了各自的势力,秦廷群臣吵成一团。
而扶苏心头那个大胆的想法也随之重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