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贾赶忙拱手道:“陛下,万民易怨啊!”
蒙毅也拱手连声道:“陛下,若是仅迁三十万农人北上,臣担心这些农人会被胡人欺辱!”“胡国、通古斯旧地辽阔,臣请陛下多迁些人丁,如此方才能充实边疆啊!”
扶苏笑道:“诸位爱卿莫不是忘了?”
“我大秦并非没有秦人自幼生长在草原上,他们回返草原不过只是回家而已。”
“归附大秦多年,他们已经学会了耕作田亩,也学会了我大秦的语言和风俗,但朕以为,他们尚不会忘记在草原上生活的本事!”
姚贾微怔,旋即双眼一亮:“陛下欲迁漠南胡人北上?!”
扶苏颔首道:“不错。”
“漠南郡多有人曾生长在草原上,如今再回草原,理应不会难耐酷寒。”
“他们也已经学会了耕作和秦语,可在草原上为我大秦开垦田亩、驱策当地胡人营建城池、吸引胡人纷纷来投。”
“然,朕曾允诺他们生活在河南地,如今朕却又需要他们为朕跨越大河北上草原深处。”
“一级爵位和可传二世的田亩,便是朕给予他们的补偿!”
秦人确实耐不住胡国酷寒,但胡人可以。
巧的是,大秦拥有数十万名属于大秦自己的胡人!
这些胡人已经感受过了农耕文明的优越性,更是都已经学会了种地,就算是再让他们自己再去选择是要逐草而居还是春耕秋收,他们依旧会为了活着而选择春耕秋收。
只要他们春耕秋收,他们就无法脱离大秦的掌控!
而有了这些曾是胡人的秦人现身说法,刚刚归附的胡人也能更容易接受大秦、投效大秦、自认为是秦人秦廷群臣尽皆目露思虑,而后齐齐拱手:“臣附议!”
陈平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把自己的“好办法’吞入腹中,随群臣一同高呼:“臣附议!”
扶苏笑而颔首:“既然诸位爱卿以为此策可行,那便由相邦拟个奏章、定下细则,从速颁行。”姚贾肃然拱手:“唯!”
旋即姚贾顺势开口:“臣以为,另还有一事需要从速处置。”
“那便是邦交!”
“今我大秦已灭胡国、通古斯,但真番、月氏、箕国等国仍存。”
“且胡国、通古斯国的北方也未必没有敌人。”
“臣谏,令上卿信从速派遣斥候、拷问胡国和通古斯贵胄,探寻胡国、通古斯周边局势。”“再发大军东临真番、箕国,西临月氏,军临边境扬我大秦军威,再派使者入其国。”
“真番、箕国等国都曾是通古斯的附庸,如今我大秦灭通古斯,只要略作游说,这些小国定会愿意成为我大秦附庸,向我大秦朝贡投诚!”
华夏最大的困扰就是为什么无论我们怎么打,边境永远都会自动刷新异族?
此战韩信扩土万里,歼灭了胡国和通古斯两大强敌,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秦的边疆就稳固了,反而代表大秦迎来了新的、未知的敌人。
邦交之事,刻不容缓!
好在这一次刷新的异族实力都不算强,只需要大秦按下他们的头,他们就会愿意跪下当狗!但扶苏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真番、箕国?”
真番、箕国等国对于大秦而言都构不成威胁。
但真番、箕国等国所在的朝鲜半岛却是隋唐历代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原因也很简单,偷渡朝鲜半岛的难度太低了,也太香了!
自春秋战国开始,各国权贵在故国灭亡或自身失势之后就喜欢往朝鲜半岛跑,往往几千人就能打崩朝鲜半岛原有的势力,从一介逃犯摇身一变成为国王。
箕国朝鲜、卫满朝鲜等政权都是这么冒出来的。
但他们的逃亡也会把华夏最新的技术带去朝鲜半岛,甚至是把同化能力也带去朝鲜半岛,直至朝鲜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扶苏需要真番、箕国等国的臣服吗?
不!
他不需要!
扶苏沉声吩咐:“传令上卿韩信,朕的大秦需要一片干干净净的海岸线!”
“发偏师一支东征。”
“荡平真番、箕国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