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此举,又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若是行扶苏此策,原本占据秦廷支出大头的军费将被近乎腰斩,为秦廷省下一大笔钱粮。
但,五十万大军足够镇压大秦吗?
蒙恬等几名将领有心劝阻,但再想到此次平乱之战,就算是再加上韩信就地征募的十一万兵马,扶苏也只调动了五十一万兵马而已,众将就无颜再劝。
面对波及半个大秦的动乱,陛下都只是调动了五十一万兵马而已。
他们又怎么好意思说五十万兵马不足以维护日常治安?
至于日后再启大战之际?
扶苏已经言明可以再征兵入伍,并且保留了卒役这个练兵方式,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一众将领心不甘情不愿却又无可奈何的拱手:“陛下英明!”
扶苏拱手一礼,认真的说:“朕并非不知兵事之君。”
“朕削兵卒乃是为助兵卒返乡耕作匠造,而非是为省些钱粮。”
“削兵卒后,军中职粮俸禄尽皆上涨一成。”
“还望诸位爱卿仔细操练兵卒,将这五十万大军尽皆练成精兵!”
一听这话,蒙恬等将领们刚刚冷却的血顿时就又热了起来,齐齐轰然拱手:“未将必不负陛下信重!”扶苏欣然颔首,转而道:“节流之首,当由朕起!”
“今宫中有嫔妃宫女万余人,尽皆养尊处优、靡费甚重。”
“朕欲将宫中无子女之嫔妃、二十岁以上之宫女尽数放归民间,准其自行婚配嫁娶,助繁衍丁口之功,省国朝奉养之靡。”
“同时取消北宫宦令、南宫宦令、甘泉宦令等诸宫宦令,一并归入宦者令治下,皇室诸宫由少府统一管理,不再自设衙署。”
赢政不是一个喜欢女色的人,赢政之所以不辞辛劳的坐拥近万嫔妃完全是为了他的江山。
赢政后宫中的所有嫔妃都是各王室大族的贵女,就连大半宫女也都是各大族的掌上明珠,她们都是赢政与各个大族之间沟通的纽带。
赢政冷落了哪一方的贵女、恩宠了哪一方的贵女都是赢政的政治表态,而赢政允许哪一方的贵女给他生孩子则是赢政给予这方势力的政治承诺和政治保障。
赢政的后宫生活和享乐无关,是纯粹的政治活动。
在赢政没能完全掌握大秦权柄的情况下,这也是极其有效的政治活动。
扶苏是一个好色的人,扶苏之所以忍痛割爱同样也是为了他的江山。
奉养万余名整日里争奇斗艳的嫔妃宫女所需的钱财,都够供养几十万大军的了!
那都是民脂民膏!是朝廷的钱粮!是朕的钱粮!
与其每年花费海量钱财来供养她们,倒不如把她们放归民间,不止能为秦廷省下海量开销,更还能让这些高挑美丽的女子多生多育,提振丁口数量和质量。
赢子婴陪着小心劝谏:“宫中嫔妃大多是各地权贵豪族之女。”
“始皇帝纳嫔妃绝非是一己之私,更是施恩于天下。”
“若是陛下将宫中无子女之嫔妃尽数遣散,臣恐各族震动。”
“臣谏,允宫中嫔妃继续侍奉陛下。”
扶苏毫不犹豫道:“自从父皇并天下,便已无须如此施恩来获得天下民心。”
“父皇如此,朕非然乎?”
“朕并非遣散数名嫔妃,而是遣散所有无子女之嫔妃,各族何惧之有?”
更准确的说,自从华阳太后死后,赢政就无须再通过后宫来施展他的政治手腕,赢政前往后宫的次数也随之越来越少,再无一名子女诞下。
赢政尚且如此,禅位继承、御驾亲征、平定天下的扶苏又何必在后宫施展他的政治手段?
见群臣还想再劝,扶苏加重声音道:“父皇尸骨未寒,子占父妾,此为人伦之道乎?”
“此豕犬不如也!”
李治:?
此话一出,赢子婴、赢潜等人面面相觑,只能叹息着拱手:“唯!”
说到底,那些嫔妃现在都是扶苏的,是否遣散那些嫔妃也是扶苏的自家事,他们如何置喙?扶苏满意颔首,又抛出了一记惊雷:“自秦灭楚,大秦各地衙署官吏便久不足额。”
“然,各地衙署运转却未受阻。”
“朕以为,此足见治关中地之吏制不适用于治天下。”
“朕欲改吏制,合并临近县、乡,精简吏员之数,以减每岁职俸!”
群臣:(°AO))
陛下,您没完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