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有定,一成兵马为主将亲兵,这一成兵马非是为了随主将一同冲锋陷阵,而是为了能保主将不没于乱军之中。”
“军若败亡,主将亦可由这一成亲兵护卫脱离战场,回返朝中,日后再战。”
“刘上卿本就是上卿,更是先锋大将,干系重大,万万不可有失,焉能仅率少许精锐去直面敌军?”“此策,太险!”
匹夫之勇在战国时代动辄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会战面前是那般微不足道。
但一员能指挥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大军的将领在战国时代却是尤为珍贵。
所以从战国时代走出来的杨熊完全无法理解,刘季是怎么想出这么疯狂的战术的。
万一身为先锋大将的刘季战死沙场,先锋军怎么办!
扶苏也认同颔首道:“此策确实不妥!”
“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今我军甚至不知敌军兵力究竟有多少,如何能轻易开战?”
刘季有些无奈。
早知道就不回来上禀了。
但刘季也不想挑战扶苏的权威,便拱手道:“陛下英明!”
“末将这就加派斥候细细查探巨阳虚实,再据巨阳虚实布置此战战术!”
杨熊满意颔首。
这刘季虽是幸进之辈,但却好在听劝,知错就改。
扶苏却是摇头道:“斥候不懂军略,时常会做出错判。”
“回禀时也只能将所见转化为言语,难免疏漏。”
“朕当亲自前驱查探敌情,方才能尽观敌军虚实。”
杨熊:?
本将听到了什么?本将一定是幻听了吧?
天下间御驾亲征的君王都少之又少,亲自担任斥候的君王更是前所未有。
陛下圣明,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离谱之举?
哈哈哈,本将一定是幻听了!
刘季目露错愕:“陛下!亲自!前驱查探!”
这仨词还能联系到一起?
这可真是太……奢遮了!
扶苏理所当然的颔首道:“然也。”
“令!”
“中军靠岸。”
“牵马,取朕的硬弓长枪!”
杨熊终于确认,他没有幻听,他只是听到了一个离谱到不能更离谱的消息!
杨熊声音无比凄厉的惊呼:“不可!!!”
“陛下身系社稷,天下之重皆在陛下肩头,陛下焉能以身犯险、立于危墙之下?”
“此非君子所为,亦非明君所为!”
“末将拜求陛下收回成令!”
苏角、骆甲、申屠嘉等人却是齐齐振奋拱手:“臣等愿随陛下一同前驱巨阳,查探敌情!”随后苏角看向杨熊笑呵呵的说:“昔末将护陛下冲杀于大河两岸,跃马于数十万大军之中都来去自如、无人能阻。”
“如今不过是去查探些许贼军的虚实而已必不会有失,杨将军大可放心!”
杨武也轰然拱手道:“末将手中长枪锋锐,愿随陛下建不世之功,万望陛下成全!”
看着苏角等人轻松随意甚至可谓跃跃欲试的目光,杨熊、刘季全都懵了。
疯了!
不只是陛下疯了,同僚们全都疯了!
但苏角的话语却又让众人很难不多想。
始皇帝已经驾崩,陛下已经登基成为二世皇帝,陛下已经无须再窃据大河之战的军功。
陛下的存亡与苏上卿等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即便陛下把自己也给骗了,苏角等人为了切身利益也不会坐视陛下赴险,必会劝阻陛下。
难道说,大河之战的战报没有作假?
刘季看向扶苏的目光一变再变,慨然赞叹:“陛下真奢遮丈夫也!”
“末将身为先锋主将,亦当探明敌军虚实方才能破敌。”
“末将自请,随陛下一同前去查探!”
扶苏笑道:“爱卿还有重任,不可轻离先锋军。”
“令!”
“裨将军杨熊即刻率中军登陆,前往清谷布置埋伏,若有贼军至,以红旗为令杀出!”
“将军刘季率先锋军埋伏于贼军远处,掩藏行踪,若有大股贼军离营,则令将军刘季强攻贼军军营,可临机决断。”
“裨将军苏角、裨将军杨武、右中郎将申屠嘉、户郎中将李必、郎中骑将苏赫巴鲁……随朕担任斥候,前驱查探敌情!”
扶苏这是在挑斥候吗??
扶苏分明是在亲口认定他麾下最勇武忠义的悍将!
这是来自扶苏的认可和信任!
被扶苏点名的十七人尽皆狂喜,振奋拱手:“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