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属,然后深吸了一口气才开口:“试试分量!”声音听着有点干。孙铁柱立刻上前,想直接用胳膊把它提起来,嘴里还说着:“嘿,这铁家伙……”话没说完,那千斤顶纹丝不动。
他愣了一下,随即有点脸红,干脆两脚站开,双手紧紧抠住底座边缘,使劲往上一提:“起一一!”这次,千斤顶底座离了地,但孙铁柱憋足了劲儿,手臂肌肉都鼓了起来,显得非常吃力。
“真沉!够分量!”孙铁柱喘着粗气小心地放下它,台子都震了一下,“这才像个顶大件的东西!”就在这时,生产处李怀德副处长那匆忙的脚步声响起来,很快就到了门口。
门被“眶”一下推开,李怀德那张总带着热切笑容的脸出现在门边,后面跟着车间主任孙师傅。李怀德眼睛一扫就盯住了台上的家伙,那笑容立刻在脸上堆得更开了。
“哎哟!我的李大工程师!弄出来了?真让你们赶出来了?好家伙!这才几天?”李怀德几步就跨到工作台前,双手往台子上一撑,俯身凑近千斤顶,声音都兴奋起来了,“快!快说说,这宝贝疙瘩咋用的?”李卫东侧过身,指着千斤顶介绍:“李处,这就是样机了。
操作时候,把它放在要顶的重物下面,调好位置让顶盘对准着力点。
然后,”他拿起那根L型摇臂杆,熟练地插进螺杆顶端的孔里,“握住这头,开始转这摇臂。”李卫东一边说一边示范。
他双手握住摇臂尾部,开始顺时针慢慢摇。
出乎意料,那摇臂摇起来异常省力,不用多大气,摇臂就平稳顺滑地转动起来。
随着他摇动,内部的梯形螺纹开始工作,带动中间那根粗螺杆非常平稳地往上顶起。
上面的承压盘跟着稳稳升高,一点晃动都没有。
“您看,李处,孙主任。”
李卫东的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笃定,“这个杠杆和梯形螺纹组合的结构,能把我们手上摇臂那点力气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最后变成往上顶的劲。
而且,梯形螺纹自锁好,你停手它就不动了,不会像油压那种会自己慢慢掉。
想降下来,反方向摇就行。
东西结构不复杂,维护也容易,用起来寿命长。”
李怀德看得连连点头,眼里精光直闪:“好!好啊!放大!自锁!简单!实在!劲儿大!李工,这设计太棒了!”
他直起身,用力一挥手,
“这哪是千斤顶?这是给工人减负担的利器!是给厂子省心又挣面子的大好事!”
他转向其他人,声音洪亮:“同志们!辛苦了!干得漂亮!!你们做出个好东西了!”
他兴奋地在屋里走了两步,目光灼灼地看向李卫东:“李工,这东西用处大得很!远不止咱们轧钢厂!机械厂、化工厂的大家伙安装维修,修车铺换轮胎底盘,建筑队搬运队……
哪里不需要?工人们再也不用十几二十个人抬个大件、喊号子喊得脸红脖子粗还担心出事!一个人就能稳稳当当顶起来!省多少人工?少多少事故?”
他越说越来劲,脸上更红了,“市场!这市场大得很!这次必须好好干!不能小打小闹!”李怀德抓起旁边的摇臂,对自己带来的青工小张说:“小张!赶紧的!把这宝贝抬出去,放到车间那个准备修的大铣床旁边!再叫几个有力气的工人来!让大家亲眼看看!好东西就得现场试试!”小张应了声,马上叫了两个力气大的工人一起抬,三个人费了点劲才把这沉家伙弄到车间。很快,那台大铣床边上就围了不少工人,指指点点地看着这个新鲜玩意。
李怀德亲自指挥,让他们把千斤顶放到铣床沉重的底座旁边。
“大海!王大海!”李怀德在人群里喊。
“在呢,李处!”腿上还缠着绷带的王大海挤出人群。
“腿没事了吧?腰劲儿还在不?”李怀德拍拍他肩膀,“来,给大家示范一下!用这个新家伙把铣床底座这头给我顶起点来!让大家比比看,跟你们过去死扛硬抬,哪个省力?”
王大海看着铝亮的摇臂,又看看熟悉的铣床,有点迟疑地接过摇臂:“李处,就……就摇这个?”他学着李卫东的样子,把摇臂插好。
李卫东上前帮他调了下千斤顶位置,确保顶盘对好底座下一个结实的边:“对,大海,顺时针摇,慢慢感受下力道。”
王大海半信半疑,双手抓住摇臂尾巴,吸了口气,开始用力。
一开始觉得有点沉,但他马上惊讶地“咦”了一声。
因为那点阻力过去后,摇臂居然变得异常轻快,摇动它感觉比开瓶盖也难不了多少!手臂只需要轻轻划着小半圆,连腰背都不太需要使劲。
随着他均匀地摇动摇臂,“吱嘎…吱嘎…”低沉又有力的声音响起来。
在周围几十双眼睛注视下,铣床底座那个角,真的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非常平稳地、一点声响没有地顶离了地面!“嚅!”
人群里爆发出惊呼!“起来了!真抬起来了!”
“大海他就那么摇?”
“我的妈,这东西神了!”“稳!真稳!一点不晃!”王大海自己也惊住了,他看看手里的铁杆,又看看被顶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