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厚主任几乎是快步上前,早已准备好的朱永良递上了0-25mm的数显游标卡尺和光洁度样板。刘主任亲自仔细测量了几个关键的齿距、齿厚和光洁度点。
他那素来严肃的脸上现出了掩饰不住的激动:“分度圆直径偏差+0.003mm,齿距极限差-0.004mm,齿廓精度……好!光洁度Ra值达标!完全达到设定的1T6精度标准!分毫不差!”
他将齿轮高高举起,转向李怀德。
李怀德脸上顿时绽开惊喜的笑容,用力拍了下手掌:“好!太好了!卫东同志,还有技术科的所有同志,你们这是为咱们轧钢厂打下一根科技顶梁柱啊!这个本事,这个效率,这才是“大国重器’的基石该有的模样!”
他的眼神充满赞许。
李卫东从刘德厚手里接过加工好的齿轮,并未因成功演示而沉浸其中。
他环视全场,神色更为郑重。
他深知现在是推动下一步计划的关键时刻。
“感谢李厂长、刘主任的肯定。
这次演示,充分证明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晶体管控制系统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工程可行性!”他提高音量,目光扫过领导和关键人员,“但这只是第一步。
要让这项革新技术真正在全厂推广,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能耗水平,必须立刻启动现代化的生产线升级改造!为此,我正式提出完善产线的三步走规划草案!”他边说边展开一卷蓝图。
张建国帮忙将图纸在旁边的长桌上铺开。
图上清晰地展示了厂区优化后的产线布局、新增高精数控加工中心的位置、现有设备接入改造方案以及详细的物流和信息调度流程。
王工立刻挤到前面,看着图上复杂的标记和物流箭头,眉头紧锁,问题直奔要害:“李工,你这步子是不是太大太快了?第一,培训谁来做?你技术科就那么些人,忙得过来吗?第二,改造的钱从哪来?那两台进口的高精机床就价格惊人吧?再加上老设备的改造费用,厂里现在有这笔预算吗?第三,”他加重语气,眼神锐利,“最关键的,万一这个新系统量产时出现我们没预料的问题,或者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导致良品率下降甚至大批报废,这责任和经济损失,谁来承担?”
面对一连串质疑,李卫东目光坚定,逐条清晰回应:“王工的顾虑很关键,很实际。
我来详细说明。”
他指向蓝图右上角的人员部署部分:
培训问题:“由我牵头主抓,抽调核心组成员张建国、朱永良担任主训讲师一一朱工负责标准操作和基础编程培训,张师傅负责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
同时计划在各车间选拔年轻骨干担任助教。
首期培训班面向全厂技术能手和班组长,计划培训50人。
教材和实操模块已初步完成。”
资金问题:“王工担心得对。
但投入不是一次性压上所有预算。
核心在于,全面采用晶体管控制系统后,单台设备能耗可降低80%以上。
仅以我们厂上百台主要加工设备计算,”他用手指着蓝图上附录的效益预测表一处,“改造后,每年仅电费节省这一项,保守估计至少是这个数(手指点了一个清晰的七位数预估)。
加上电子管系统维护复杂、故障率高、备件贵的固有弊端,新系统的高可靠性可大幅降低维护频次和备件消耗。
综合计算下来,年度节省的运行费用完全有能力支撑改造工程的滚动投入!新增设备可以采取分期支付或融资租赁方式引入。
详细成本效益分析报告见附录第三页,请各位领导审阅。”
责任问题:“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有风险,我从不回避。
如同之前的攻关,我在此重申:一旦改造计划实施,在生产计划协调、设备接口改造以及初期量产阶段,只要是确认属于技术系统设计或执行层面原因导致的重大问题,我李卫东承担首要责任!王工,这不是冲动,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一问一答让会议室气氛活跃起来,议论声渐起。
有人点头赞同,有人讨论着预算数字。
李怀德看得十分激动,大手一挥果断定调:“好!卫东同志的这份担当和对前景的分析说服力十足!这个完善产线的计划,厂里全力支持!”他立刻转向站在门边的厂办主任赵梅:“赵主任!马上安排!”赵梅立刻应道:“厂长请指示!”
李怀德声音洪亮:“通知食堂!今晚全厂加餐!至少烤两只羊,大猪肘子管够!把咱们自家酒厂存了五年的老窖原浆开几坛!另外,技术科所有参与晶体管攻关项目的成员,本月奖金普调一级!具体名单由刘主任会后上报!”
他很高兴,有了这份功劳,他再进一步就容易操作多了。
“是!厂长!我这就去办!”
赵梅带着喜色快步离开了。
然而,晚宴的喜庆气息似乎还未在空气中弥漫开,一个匆忙的身影就闯入了尚处兴奋中的实验室。保卫科长陈卫国推门而入,额上有汗,神色焦虑地径直走到李怀德面前,气喘吁吁地报告:“报告李厂长!刚刚接到部里紧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