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伟和叶文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流露出了兴奋、激昂之态,狠狠的点了点头。
霍建明看了看两人,给他们每人递上了一杯大红袍,自己也举起了茶杯:
“两位,预祝你们马到成功!”
三个小茶杯轻轻的碰了一下,三人一饮而尽,由此奏响了与霍建明前世颇为不同的1973年香港股灾序幕前奏。
同一时间,在中环某栋大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一大群洋人正在讨论香港股市。
居中而坐的是位二十几岁的洋人,他看了看会议桌两旁的其他洋人,清了清嗓子,说道:
“这次行动,布局了差不多三年时间,现如今时机已成熟了。对了,华人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来着?我想起来了,哈哈,是该我们摘桃子的时候了!
只可惜那个霍建明居然不将旗下的那些公司上市,否则我罗斯柴尔德家族倒是想学一学杜鹃鸟,将蛋下到他的鸟窝,让他帮忙孵化养大。
看来我们惯用的“杜鹃鸟计划”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了。”
说完,他打开一瓶霍氏食品公司的拳头产品红牛喝了一口,继续说道:
“按计划,我们套现之后,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数应该会突破至1700点以上。
各位,你们务必按原计划套现离场,不得破坏了我们做空恒生指数的计划。
我的计划是做多恒生指数的多单暂时不平仓。在恒生指数突破1700点之时,大家持仓的股票应该已经全都由香港人高位接盘了,到那时再平仓然后直接反手做空。
各位,你们务必按计划进行套现,千万别让人发现了。谁要是打草惊蛇坏了我的大事,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该惩罚的我一定不会手软!都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所有鬼佬心神一震,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惩罚那可不是什么小惩罚,在场的人无人承受得起,全都朗声应道。
小罗斯柴尔德想了想,突然对一旁的助理说道:
“你回头让人准备几张假股票。嗯,合和地产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太猛了,胡家又与北边走得近,必须好好打压他一下才行,就他了!你弄几张合和地产公司的假股票吧!!
等时机一到,你立即把合和地产出现假股票一事,安排由何家的《工商日报》进行报道。”这边厢,霍建明和利国伟、叶文计议已定,立即分头行动。霍建明在恒生证券公司坐镇,叶文和利国伟安排人手加快速度做空恒生指数。
1973年初的大盘走势很好,香港除了霍建明和疑似重生人士预判精准的离奇的李超人,没有几人预料到股市最终会让这财富之梦在瞬间破碎。相反,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1973年是“牛年”,“牛年”字面上与“牛市”暗合,是一个极好的兆头。
恒生指数的走势似乎也体现了“牛市”的预言,从1973年第一个交易日的843点疯狂上涨,而就在两年前,恒生指数还在200点以内徘徊。
历史上屡次发生过的事再次出现了,当香港股市上涨到最火热的时刻,外资在赚足之后开始撤退,接盘的自然是那些依靠银行信贷支撑的华人资本和散户们。
实际上,此时股市投机游戏的接力棒已经开始从外资的手中慢慢传递到了力量不足的华资手中。港英政府其实已经早就感觉到了一丝危机,自1973年1月起就三令五申,禁止公务员利用办公室电话或擅自到交易所炒股,同时勒令交易所逢每周一、三、五下午停止交易,以此冷却过热的股市。港督麦理浩更是针对香港股市直接发表了一番股市已经“过热”的言论,呼吁投资者不要盲目投机,还对外宣称港府将抑制炒卖股票的活动。香港银监处也警告各大银行对股票贷款严格设限,来抑制不断膨胀的股市泡沫。
然而,港府和麦理浩的警告对于已沉浸在投机利益的诱惑之中的股民眼中,如同放屁一般,无人理会。香港股民这时依然笃信,股市不但不会垮,能买到股票即是在等着赚大钱。
转眼之间,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时间来到了1973年2月12日上午八点半。
同样是在恒生证券公司利国伟的办公室,霍建明在听取利国伟和叶文的汇报。
“老板,恒生证券公司5亿港币做空恒生指数已完成了建仓…”
“老板,银河证券公司也完成了建仓…”
霍建明听完两人的汇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那就开始下一阶段的行动吧!恒生指数上个礼拜五收盘时是1315点,即日起,银河证券公司和恒生证券公司开始扫货,将做多期指的合约全都扫了!
恒生指数突破1600点,银河证券公司立即开始砸盘,抛售的股票由恒生证券公司暗中悉数接盘。”当天,香港股市突然变得非常的诡异,期指多单突然被两股庞大的做空资金一扫而空。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好几个交易日均是如此。
转眼之间,已是1973年2月23日,这一天是星期五。当天上午,香港股市开盘之后一个半小时,恒生指数终于突破了1600点大关!
就在所有股民狂欢之时,香港证券交易所几乎所有英资上市公司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