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重生1955,我在香江截胡> 第138章 好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好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1 / 2)

装满珠宝首饰和36颗大裸钻的保险柜,最终还是交由了赵雅之保管,林清霞和邓莉君再次当甩手掌柜。三女为此还议定好了一件事,保险柜里的珠宝首饰和钻石属于家中公产,谁要借用直接找赵雅之拿,用完之后放回保险柜。

这是女人们之间的事情,霍建明没去掺和,任由三女自己商议,他先回二楼直接进了赵雅之的套房,今晚轮到了在赵雅之,在她套房里睡。

洗白白之后,霍建明立即进了卧室,打开床头柜找杜蕾丝。

只是任他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杜蕾丝:

“咦,奇了怪了,我记得还有两盒的啊,怎么没有了?”

刚好赵雅之与林清霞、邓莉君商量好如何使用保险柜里的珠宝首饰和钻石回来了,霍建明连忙问道:“阿之,杜蕾丝呢?”

赵雅之一听,立即小脸一红:

“哥哥,那个,那个我全都扔掉了。从今天开始,不用那个东西了。”

霍建明一听,喜出望外:

“真的?”

赵雅之白了他一眼:

“前几天和阿妈一起饮早茶,阿妈又故意在我们三人面前说想抱孙子了,清霞和莉君不想那么早生孩子,那我能怎么办?

要不你去和阿妈说一说,过两年我们再要孩子?”

霍建明一听,哪里肯:

“别,别啊!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嘿嘿!”

“死相,我就知道你不喜欢用杜蕾丝。”赵雅之白了他一眼,小声嘀咕了一句,转身进洗手间洗澡去了。

第二天早上,霍建明神清气爽的从赵雅之套房出来,下楼练拳去了。

刚来到一楼,霍建明便看见张芷若准时准点的出现在主楼大厅,已开始打扫卫生。

不知是错觉还是霍建明眼花,原本相貌平平的张芷若在他眼中居然突然变得貌若天仙,姿色远胜赵雅之、林清霞、邓莉君!再仔细一看,霍建明发现她脸上的雀斑仍在,她又相貌平平了。

“奇了怪了,我怎么会眼花?”霍建明摇了摇头,小声嘀咕了一句,转身往主楼后花园走去。在一楼大厅的张芷若一愣,随即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没发现异常,回头看向霍建明的背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年前,香港股市经历了1969年至1972年疯狂上涨之后,恒生指数四年涨了7倍,成交量暴涨16倍。这时全民炒股的现象非常夸张,大街上扫地和菜市场卖菜的大妈、阿叔都在讨论买什么股票好,谁谁谁买了哪只股票又赚到了多少钱,个个都成了“股神”。

在股市中赚到了钱,“鱼翅捞饭”、“大牛点烟”等这种荒诞行为在香港比比皆是。

香港市民为股票疯,为股票狂,仿佛香港股市已经成了大家的提款机,只要买了股票便能发达、发大财。

不少人更是直接辞工专职炒股,霍建明旗下公司便有不少员工辞职专门炒股,押楼押车借高利贷买股票霍建明得知自己一再让秘书室发文劝导旗下各公司员工莫炒股,炒股者要见好就收,入袋为安。但还是有不少员工不听劝,甚至不少人直接辞工专职炒股,不由得轻叹一声:

“唉,好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自己三番五次提醒,他们仍不听劝,霍建明也无可奈何,只好前往恒生证券公司坐镇。

1973年1月15日,霍建明下令,银河证券公司和恒生证券公司平仓所有做多恒生指数合约,反手开始建仓做空恒生指数。

与此同时,霍建明让李志文安排人紧盯外资银行,尤其是英资银行在香港的分行。

前世霍建明研究过这次股灾,股灾前,1969-1973年初是疯狂牛市,这与经济与政策催化有关:其一,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利好,吸引外资涌入香港。其二,本地政策。港府宣布兴建地铁、企业高额派息(如汇丰银行每股派息3.5港元+5送1红股)。其三,交易所扩张。远东交易所(1969年)、金银交易所(1971年)等“四会并存”,降低投资门槛。其四,股市非理性繁荣。指数飙涨,恒指从1969年约100点暴涨至1973年3月9日1774.96点(4年升幅近17倍);全民炒股,市民辞工专职炒股,出现“鱼翅捞饭”、“大牛点烟”(500港元钞票点烟)等奢靡现象。其五,泡沫严重。上市公司数量激增,企业盈利远低于股价涨幅,市盈率超100倍者比比皆是。但这其中还有几个疑点:

一,股灾爆发的诱因据说是市场出现了合和地产公司的假股票,那这些假股票是什么人造的假?为何事后不了了之,根本没有深入调查?

二,港英政府为何巧之又巧的在非常巧妙的时间点宣布利得税政策?

三,外资撤退的时间点巧之又巧,为何会在这巧妙的时间点撤资?

四,银行加息的时间点巧之又巧,尤其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为何会在这巧妙的时间点宣布加息?五,为何明知许多公司未达上市条件,却偏偏获批上市?

霍建明思来想去,唯有这场股灾是英国佬和犹太资本要割香港的韭菜,掠夺香港高速发展多年所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