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带严肃。
文武大臣分列两边,垂手而立。
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以及其他皇子亲王全都在场,这是李世民今天特意要求的。
中书舍人正朗声宣读诏令。
“门下:”
“朕承天命,御极以来,夙夜忧勤,唯恐德薄,负先祖之托、万民之望。今深思熟虑,为防微杜渐,永绝后患,当以非常之策,革除积弊。咨尔文武,其悉朕意:
其一,
边镇都督、都护等,止领军事,不得兼理民政、财政。凡军需粮饷,皆由户部度支司直拨,边将但有截留,以谋逆论。
府兵轮戍之制,增“三互法“: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地不连任。边将五年一调,禁置私兵部曲。重建十二卫禁军,简骁勇三万屯关中,号“神策军“,唯天子可调。
其二,
内侍省宦官,官不过五品,职止洒扫传令。敢有识字参政、交接外臣者,凌迟,族诛!
铸“禁宦铁券“藏于太庙,刻其文曰:“后世天子以宦者为师者,非吾子孙!“
其三,
增设“明算““明法“二科,寒门学子岁给廪米。
朝臣荐官,需保举者连坐。结党标榜者,虽宰相亦贬岭南!
其四,
遣黜陟使巡察天下,凡占田逾制者,没其半以授贫户。
永业田买卖,需经州县钤印,私相授受者,田归官,人徙边。
其五,
制《盛世危言》十二篇,太子及诸王日诵一过。
每岁腊日,集百官于凌烟阁,观汉末董卓、魏末司马昭画像,朕亲述其祸。”
“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贞观七年六月十五日”
宣读完毕,李世民站起身,目光严峻的看着李承乾等人。
“此诏子孙违者,非李唐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