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也不多问,这些东西乃是皇室之中珍藏的,那证明一件事,皇室之中的宝贝很多。
“公子,这棉花是花,还是粮食?”
不过王允没忍住这一点,毕竟新大汉目前依旧在建设之中,花花草草定然是需要的,但若是这会儿开始,那就有点过于早了。
天下未定,一切从简,这是刘允自己说的。
刘允笑了笑。
“棉花,说是花,也不为过,其实不过是一种絮,此物绵柔,可以纺线,可以制衣,可当做日常耗材,可用于过冬。”
“这么说吧,冬日洛阳严寒,砚台都能结冰,更何况外面的洛水。”
“但若是百姓能有棉花作为御寒之物,填充在衣服之中,靴子之内,就可以御寒。”
王允听到这个,立马就不困了,原本惺忪的眼睛泛着幽光。
“果真如此?”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冬日就不必休息,也可以劳作……”
刘允点头:“正是如此,冬日百姓休养生息,一方面是土地作息,冬日不可耕种,土地上冻。”“另一方面,则是冬日严寒之时,百姓无法走出房屋。”
刘允笑了笑:“今年过冬,我们新大汉的百姓,一定是不会有任何死亡的。”
这一点刘允说完,王允和贾诩当场直接愣住。
“公子,这……不太可能啊。”
“十一月之前,百姓就要开始准备过冬的木柴,若是准备不够,冬日是真的会冻死人的。”这时代过冬一般就良种,一种是炉火旺盛,那自然就来去自如了,身上穿着厚厚的衣衫,抱着手炉,到处乱跑。
那刀山火海,冰天雪地,何处去不得?
但这种情况,只是万分之一。
毕竟,当下冬日之中,没有几个人能穿得上好衣服,御寒的衣服更是屈指可数。
放在东汉之时,一件好的衣衫,是可以抵押得到金钱,并且甚至可以传代的。
没有柴火,没有御寒衣服,怎么办?
只有一条路,躲在家里,冬天不出门,并且睡觉减少活动,减少粮食的消耗。
这就需要百姓在秋日时候就开始寻找一些填充物,尽可能让冬日体温流失变得更少。
木柴,木炭,炉火……
王允和贾诩深知,每一个冬天,都是对人口的考验。
毕竟,冬日过后,一个村里能有一半人活着,那已经是不错了。
但如今,攻守之势异也。
刘允看着两人:“今年冬日,虽然棉花还不能出现,但木炭,炉火,这些东西我会让人专门给百姓普及。”
“过冬之时,我要让每一个百姓家中都有火炕。”
洛阳上下四十万人,再加上新加入的,不止这么多。
“公子,这不太现实吧。”
“你忘了一样东西了。”
“哦?”
“煤!”
刘允笑了,有煤在,什么样的冬天过不去?
一般来说,只要将煤做成煤饼,那到了冬天,盘着火炕,做好烟囱,别的不说,至少冻不死人。零下四五十度的林海雪原里面就是这么过来的,甚至几根木柴就加上火炕,就足以应对冬日一天的严寒。
所以,这方法可行。
“至于棉花,到了明年,有了收成,做成衣服之后,那冬日,我们的士兵,我们的百姓,将会有更多活动的空间。”
贾诩不敢想:“公子的意思是说,别的士兵需要躲在阁楼之中烤火取暖的时候,我们的星火军,可以纵横驰骋?”
“正是如此!”
当然,路要一步步走,冬日不一定要打仗,但冬日一定要具备战斗力。
贾诩心中闪过一个个可怕的念头。
冬日可以活动,那岂不是意味着,从今以后,只要星火军在冬日进行活动,就可以迅速将他人的地盘给占领了?
如今正是新大汉攻城掠地之时,到了冬日,占领无数地盘,一开春,对方发现自己被包围了,这种情况,简直就是人生噩梦。
“若是冬日=再给对方的房屋一把………”
“啧啧啧……”
刘允和王允忍不住多看了贾诩一眼。
不知道过了多久,贾诩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刘允拱手。
“公子,过冬是能保暖了,可吃的东西……”
“倒不是说买不到,如今天下灾难频发,今日虽然洛阳下雨,可终究只是杯水车薪啊。”
“今年的粮食还没有着落啊。”
贾诩沉吟着:“若是粮食不够,冬日哪怕消耗的再少,我们新大汉还是不足以……”
足够过冬的粮食,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王允听闻,脸上带着唏嘘。
“这事情,我可以想想办法,今年能勉强撑过去。”
“今年可以,明年呢?”贾诩反问王允。
王允不吭声了。
是啊,明年的粮食呢?
如今洛阳,粮食才是最难的。
刘允则是淡然一笑:“粮食的问题不用担心,最起码今年的粮食不用担心。”
一百万斤白米,就是做成米粥,再加上洛阳本地的存粮,足够吃到明年开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