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古代小食光> 李老娘的假发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李老娘的假发髻(2 / 2)

她的糕和已经抢得有些破皮的刺梨,温言道:“这下你能放心了。”

被怀疑要献祭全家金榜题名的宋文和宋律在一边实在无语,他们都很好奇,自己在妹子心里究竞是个什么形象。

经这一遭,几人歇了买吃的心,只转身去货郎处买了四朵价格在三五文之间的绢花并四条花色素净的帕子,这样的帕子,销金销银,自己再缝制都便宜。再有就是芭蕉叶折的小船,端午刚过没多久,巷子里正流行赛龙舟,孩子间玩不了真舟,拿芭蕉叶做的船插上纸旗当“龙舟"放在水盆里赛也不错。更精致些的门户还会送桃核雕小船,手艺人卖三文钱一个,往年宋莺和宋琴跟姐妹们互赠表里也会买这个,但今年人家卖五文一个,她们就只好买芭蕉的了。

买完了礼,一群人便要家去,当日走时,宋家不过租了两辆驴车,回来时却更添了两个拉货的板车,装的尽是唐老爹和季老娘给亲家装的农货。唐家别的不多,吃的管够,也没啥贵东西,都是些腌熏山腊肉,给有钱人家做私房菜时存下来的晒干的野鸡野兔野鸭子,再就是粮食和干菌子这种自己乡下不值钱的东西,里边最贵重的还是宋莺带回来的一小箱子食谱。废力气废口舌的事儿,宋莺都丢给了爹娘,自己回了家便拉着琴姐儿先去了后院找李老娘和宋老爹请安。

早在城门口,宋文便花了三五文钱着了个帮闲儿来家里传口信,王婆子早便在灶上忙开了。

李老娘自得了信儿便坐不住,一时叫王婆子烧只油亮亮的好鸡,叫两个儿子扯了腿儿下酒,一时又跳起来让冬儿去蔡婆婆家买一大份蜜炙黄雀,连腊肉者都割了一块儿叫片薄了同茱萸和豆干一起炒了给几个孩子下饭。十里坡在她老人家心里始终是乡下地方,她自己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再好玩儿再痛苦,吃穿用度也比城里差一大截。宋莺扯着小姑和小叔进去,李老娘还在装手握重权的大家长,素着个头,穿身青色大袖子衫儿老太君似的在榻上点了盏核桃茶吃,斜着眼儿看了几人一眼,道:“知道回来了?”

宋莺就围着李老娘转一圈儿,道:“能不回来么?昨儿小叔还说做梦梦见祖母想我们都想瘦了,今儿路上咱几个为了尽孝心腿都跑细了。"丝毫不提去街上大逛一圈。

宋律暗瞪她一眼,这个莺姐儿,也是,有好事从来想不到叫小叔一起分,找人顶锅时倒是不忘头一个把他想起来。

李老娘显然知道这里人都什么德行,拉着几人上下看了几回,见都没瘦,方撇嘴道:“一回来就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想呢,看你在乡里胡吃海塞得脸都圆了,要是哪日惹了你外祖生气,把你撵出去出去,你看我去不去捡。”宋莺知李老娘素来有些不喜欢唐家,也不说外祖父对她们如何好的话,只捅了捅小姑。

琴姐儿便扑娘身上道:“可是娘,我想你了。”李老娘让肉麻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脖子伸老长骂道:“多大的人了还这般不知羞。”

她说这话时正逢纸鸢提了茶水进来,闻言就道:“老娘也就这会儿能说回硬气话,不知道方才是谁说要重新梳个头儿也叫姐儿们高兴一回,让我翻箱倒相去寻了顶假髻出来要插花戴,全忘了那假髻当时图便宜只花了十个铜子儿,戴在头上假发就一直掉。直从后脑勺掉到顶心儿,只剩额头前那一点儿毛,她还不知道,巷子里好多人都见了笑倒在地上,老娘还嘴硬人是给她拜早年。”一想那场景,宋莺顿时不成了,捂着肚子为倒在榻上狂笑,笑得她几乎以为自己快死了都停不下来,琴姐儿和宋律也没好到哪里去,唐氏唯恐自己忍不住,赶紧也寻了个事跑出去了。

李老娘见几个孩子笑了,自己也忍不住破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道:“再不折腾那劳什子假髻了,丢人得很。”这一群妇孺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宋老爹在一边颇受冷落,可当爹的就是这样,一万个好在孩子眼里也比不过当娘的。他插不进话,便只能叫了儿子过来,问道:“齐术齐秀才昨儿登门来家下了帖子说是要登门赔罪,还叫人送了礼,这是怎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