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来这也是唯一能够招揽客人的方式了。等她放下茶盏左右一扫,只一瞬间,这屋子里竞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
紧接着正中间的桌子处猛地传来“当”的一声空响,吓了二人一跳。林妙仪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留着胡须穿着藏蓝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手拿册子与醒木正襟危坐在那。
故事开始了。
林妙仪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
故事里的她换了个名字,叫林妙,可父亲却还是户部尚书。“这林大小姐被那无良县令抓走后,关在了一处地窖里。足足关了三天三夜,啧啧,等荣王赶到时,一刀就抹了那县令的脖子。从地窖里将林妙抱了出去。
哎,可怜了一世家千金,就这么被人糟蹋了。”林妙仪心中好笑,如此漏洞百出的故事周围人听的倒是有滋有味。她咬了一块甄糕摇着扇子继续听着,茶楼的客人也换了一波又一波,不过每当讲到林府的故事时人…总是最多。
那说书先生讲了一日。
基本上是每隔两个时辰就会重新将林妙仪的故事讲一遍。一直到傍晚,林妙仪心里有了数,她站起身,“兰絮,走吧。”“啊?“兰絮诧异,“小姐,那个说书的胡编乱造,我们……不找他算账吗?”林妙仪小声道,“傻丫头,我们找他也没用,一个说书的能知道这么多细节?只怕他也是受人指使,想要找出幕后之人还是得私下里查,以免打草惊蛇。两人走出茶楼,到了河边,四周的走马灯已经亮了起来。阿武一看到二人急忙迎上来。
“小姐……
“回去说吧。”
几人回到林府后。
林妙仪换好衣服,沉下眼,“阿武,你去查查小河沿观望茶楼的老板姓甚名谁,是哪里人士。
小心点,不要被人发现。”
“是。”
“还有…此事先不要和母亲说。”
阿武垂头,“小姐,夫人嘱咐过,让我一切听你吩咐,不必回禀她。”林妙仪眼睫微动,王宛如……待她真的很好。晚饭时,林盛行没有出现,王宛如看着林妙仪几度唉声叹气,却最终什么也没有问。
她吃过饭回到院子里,静静地等着。
直到亥时,阿武终于带回来了消息。
“小姐,那茶楼老板名叫李有才,是郭州人,以前从没有人见过他,他是……突然出现在小河沿的。”
林妙仪皱起眉头,郭州在都城东边,她从未在那边有过仇家,也与此人无冤无仇,他到底…为何要污蔑她?
兰絮却想起了什么,她自言自语道,“郭州,那不就是张姨娘的老家吗。”“张姨娘?”
兰絮点头。
林妙仪恍惚记起,王宛如在她幼时确实提过,张慧雯是他父亲外地办公时带回来的女子,她父母早逝一直在姑母家寄人篱下,身世可怜,重点是她姑母家好像是还有个儿子,正是她的……表弟。
“阿武,找人画一幅李有才的画像,再跑一趟郭州,替我查查。”“是。”
阿武走后。
兰絮问道,“小姐,你是怀疑张姨娘?”
林妙仪摇摇头,她说不准。
兰絮又问,“那……这事要不要跟夫人商量商量?”林妙仪回想起第一次见张慧雯时王宛如说过,“你姨娘人不错,这府里没有那些使绊子的事,我很知足。”
她沉下眼,“先确定以后再说。”
“可……小姐,我觉得张姨娘这些年一直很安分,她这么做…也对她没好处啊。”
林妙仪不说话。
人心难测,以前安分或许只是因为王宛如在府里没有依仗与林盛行关系也淡薄,如今林妙仪回来后,王宛如与林盛行亲近了许多,未必她就没有动了别的心思。
阿武走后的两日,林妙仪一直没再出门。
午后,下人却匆匆来禀报,“小姐,长宁公主正在门外求见。”林妙仪这几日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没去看她,如今听到她来,慌忙起身去门口迎接,见长宁气色比前几日好了许多,红润不少,她也放下心来。林妙仪牵着她下马车,将她领到内院,“你怎么亲自来了,若是想我,大可派人送信,我去府上看你。”
长宁咬着唇,欲言又止,“林姐姐,我……我放心不下你,想着……你或许并不想出门,于是我就自己来了。”
林妙仪一怔,“你……知道了?”
长宁红了眼,她点点头,“林姐姐,我平日也不出门,还是下人聊天时被我听到了我才知道。”
“那些人也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居然敢胡说八道,你当日为了救人可是差点死在那里,我左思右想,林姐姐,要不我去找沈诺,有我俩作保,这件事肯定能还你一个清白。”
林妙仪心里感动。
她拉着长宁的手,“你现在为了安国心烦意乱,难为你……还为了我的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