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宋第一女皇> 第三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2 / 4)

专栏长还真的忍痛往边上滚了滚,呵呵喘了两口气。“要多少钱?“赵端又问。

她甚至怕专栏长说不出话,笑脸盈盈看向副专栏长。王大女立马虎视眈眈盯着副专栏长。

副专栏长吓得腿软,扑通一声跌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全吐出来了:“大船三贯,小船一贯,若是附近的捕鱼船十文到三十文不等。”“可有明文规定?“赵端继续问道。

副专栏长连连摇头。

“没有装货物,为何要收钱?"赵端继续问道。副专栏长苦着脸:“这,这,大家都这样啊,这都路过了,肯定是要收一点的,虽说蔬菜、果品和鱼鸭这些不在征税种类中,但都经过码头了,可不是要收一下的。”

在赵端跟在宗泽身后学习时,就了解到在宋之前的那个混乱世代,各地都是军。阀林立,每一个地方都会设立关卡,就是为了收税,谁知宋统一后,并未废除这些,反而换成过境税继续征收。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要从南到北运输一件货物,那必然会出现重复收税的现象。

这事宗泽解释过缘由一-各地消息很难流通,很难确定是真的交过税,又或者足额交税,而且没地都需要这些大商人纳税,所以才会默认这样的事情。商贾也不全然无辜,他们经常为了逃避过税,避开沿途税务,由小路或支流港汊绕行,或援例借路,从税卡少的地方通过。太,宗淳化五年就对这些问题特意写进惩罚条例里一一有敢藏匿物货为官司所捕获,没其三分之一,仍以其半与捕者。一一诸匿税者答四十,税钱满十贯杖八十。刑法上来看是颇为严厉的惩戒。

那个时候赵端觉得好像有点道理,毕竞这里科技不发达,之前审理地契就有很多胆大包天的人造假,但听上去又实在奇怪,哪有一样东西反复交税的,商人驱利,躲开也好像说得过去,这种微妙的情绪一直在她心中盘桓,直到今日她走过这一个个关卡点,看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又看着那些或卑微,或早已勾结在一起的商人,突然回过神来。

一一这难道不是意味着商品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这些成本最后必然是要分摊到百姓身上的,也就是说,除了衙门的钱包鼓了,商人和百姓全都受到伤害。“城门口进来不是都收税了。“赵端打破砂锅问到底。副专栏长不吭声了,心虚极了。

“这钱是给你们自己的。“赵端回过神来。副专栏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专栏长跌坐在地上,干嚎道:“我家中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嗷嗷待哺的孩子啊,一家八口人就靠我养着,这专栏原先还是个好差事由转运司选任,又有钱又体面,后来咸平三年就开始招客户应任,后面又觉得花钱,让第五等户差充,谁知道这还不满足,现在是一分钱也不都不给,成了听投名不支雇钱,我这辛辛苦苦一辈子,若是不为家里人想一想,就要饿死家中老小了。”他又哭又闹,哭得涕泪纵横,身后的几个专栏也跟着哭了起来,一时间棚子里哭声四起。

王大女突然觉得不好意思,悄悄看了眼赵端。“无利不早起。“赵端神色毫无动容,甚至有些厌烦,“如今汴京除城门口,各路,码头设点十三处,一处栏头设两人,加起来二十六人,拦头之下监官五人。”

她看向不再哭泣的人,淡淡说道:“你们都是一家子吧,拦头还需要女子,所以你们也都会叫上妻女,你们即使不领雇钱,可如今也靠勒索商人穿上了绸缎。”

那些人一个个噤若寒蝉,再也不出声了。

王大女盯着那些人的衣服看,这才回过神来这是被这些人骗了,立刻露出愤怒之色。

“罢了。“赵端了解完这些事情,也不再多言,只是站起来,捋了捋袖子,“好好当差吧。”

直到赵端和王大女走远后,众人还是不可置信,专栏们跌坐在地上久久起不来,专栏长脸色难看,没想到公主如此高举轻放,那些商人只当什么都没看到,继续干着手中的事情,只是靠得近的人,眼神总是忍不住在相互试探着,随后就有几个仆人模样的人悄悄脱离人群。

又没多久,原本安静的码头这才重新热闹起来,“公主,公主还真是好人啊。"副专栏长喜极而泣。专栏长冷笑一声,摸着自己的胳膊:“不过是小儿,狐假虎威,呸。”两人走远后,王大女不解问道:“怎么不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太过分了,还骗我……我们,我爹说这些人都坏得很。”赵端笼着袖子笑:“教训他们做什么?这件事情他们有错,但这个制度本来就有问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必要和这些小人计较。”王大女不解。

赵端看了眼天色:“那个蓝内侍估摸着要来了,回衙门去吧。”蓝珪是赵构在康王时就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都监,后再金人南侵后,勇敢伺主,随康王使金求和,再后来康王在相州建大元帅府,他开始主管机宜文字,成了当之无愧的内东头供奉官,是官家心腹中的心腹。十来日不见,周岚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崭新的袍服穿在身上也显得空荡荡的,跪在地上更显得谦卑温顺。

“起来吧。“赵端说,“你和蓝珪可熟悉?”周岚恭恭敬敬站着,仔细回道:“有过几次见面,但并未说过话,蓝内侍和康内侍关系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