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眸中竞已湿润,不知是为谁而泣。大军驻扎于城外,将士们各自归家,三日后含元殿上设庆功大典。碧空无垠,日光倾泻。
瑞和殿内,陆憬已沐浴更了衣袍。
孙敬一早便带人在外候着,不打扰陛下与皇后娘娘久别相逢。“伤着没有?为什么仗还是打得这般冒险?”陆憬想过无数次与元乐重逢的模样,元乐会怎样对他诉说思念。但不曾想到她的第一句话竟是如此,他笑着摇头:“没有。”“当真?”
顾宁熙才不信他,思忖着要让太医来为他把脉时,被陆憬长臂一展拥入了怀中。
“可曾想我?"他贴着她的耳畔低低道。
顾宁熙埋首在他身前,心中酸涩。她没有答话,却伸手将他抱得更紧些。她感受着彼此的温度与心跳,一遍遍告诉自己,这并非梦境。他真的回来了。
他没有再丢下她。
“可曾遇到什么凶险吗?"她鼻间一酸,心中仍是空落落的。“战事很顺利,后方亦安稳,并无差池。”陆憬抱着怀中人,他察觉到元乐对他异乎寻常的依赖,心中受用万分。他柔声安慰着她,往后再不会与她分开。
拥心上人在怀间,他丝毫舍不得松开,直至察觉一道目光。陆憬低头,小公主怀中抱了布老虎,扑闪着困惑的大眼睛与他对视。她已经会熟练走路,乳娘将小公主抱到门槛后。在孙总管鼓励的目光中,小公主欢天喜地,迈着小腿来找自己的母后。顾宁熙也发现了女儿,从陆憬怀中抽身。小公主对母后甜甜笑起来,偶尔分一眼给母后身边多出的那个陌生人。
“抱……"她对母后伸出手。
顾宁熙含笑,俯身抱起女儿,让她好生看看自己的父皇。小公主却不认识他,与陆憬对视几眼,警惕地缩在母后怀中。<1陆憬:…”
费了好一会儿工夫让女儿熟悉了自己,这一夜陆憬交代乳母早早将公主哄睡。
月色溶溶,照亮了寝殿一地凌乱的衣物。
榻上依旧未有偃旗息鼓的架势,他仍旧没有退出去。顾宁熙有气无力:“…你不多歇歇?”
“尚早。”
锦帐泛起波浪,玉坠晃动不休。
第一夜顾宁熙勉强容了他,然第二夜,第三日都是如此,顾宁熙忍无可忍:“我午后还要去御书房!”
陆憬叩住她的手腕,以吻封住她所有不满。他咬着她小巧莹润的耳垂,哄道:“快了。”顾宁熙无可奈何,他才从漠南归来,论功行赏之事顾宁熙自行操持,本意是想让他多休养。
身下再度被填满时,她想,这番好意几无必要。申时光景顾宁熙方有力气出瑞和殿,陆憬陪了她一同去往御书房。依照皇后娘娘的旨意,中书省已将有功将士们封赏的名录拟定,前后修改了五次。
顾宁熙再阅后无误,陆憬亦无异议。
她在旨意末尾盖上玉玺,瞧了一眼身畔人,心中忽而有些庆幸。亏得陆祈安不用封赏。要不然以他的军功,少说也得封镇国公,食邑千户。若他还不满,兴许得封异姓王,还有功高震主的威胁。1眼下一切都不必忧虑,顾宁熙心心情蓦地转好,命人将圣旨送往门下省。陛下班师,含元殿上久违地迎来了二圣临朝。门下省侍中韦范立于玉阶,当廷宣读封赏旨意。武安侯谢谦奇袭定襄、大破铁山,论军功居首,晋爵英国公。真定王世子甄源加封上柱国,食邑添至一千户。齐国公秦钰加授尚书右仆射,食邑增至七百户。下一封圣旨乃皇后娘娘亲笔所书,诏曰南安侯独女洛昀勇毅有谋,性禀英奇,有不让须眉之锐气,兼怀巾帼之坚韧,于战场屡立奇功。今特允洛昀袭南安侯爵位,承先祖之基,续家族之荣光,望其恪守忠勤,光大门楣。另授洛昀右翊府中郎将,秩正五品上,掌领宿卫,拱卫宸极。金殿之上,洛昀越众而出,声音清悦响亮:“臣谢陛下,谢皇后娘娘恩典!臣当恪尽职守,定不负二圣所托!”
封赏旨意仍在继续,洛昀扬首立于武将中央,与皇后娘娘相视而笑。1突厥虽定,如何安置其部众更为要务。
东面何利可汗最先来降,顾宁熙在其故地设顺、和、化、长四州都督府,安顿突厥降众。
照利兵败,顾宁熙增设定襄、云中二都督府,分辖照利可汗部众。照利被押解至长安,陆憬留其性命,封定襄都督,彰泱泱大国气度,四方夷狄望风而降顾宁熙同时迁突厥贵族入长安,授予官职。大晋允许突厥人保留游牧传统,不易服饰,不变语言,不强制更改其文化习俗,分而治之,因俗而治。政令一条接一条颁下,并不比战事轻松。攻克突厥领土容易,而要真正令突厥子民归顺于大晋,任重道远。
谢谦、秦钰、甄源三人在朝廷恩赏的二十日休沐后很快陷入忙碌,皇后娘娘以他们熟知突厥军务,命他们协理划定羁縻府州区划。而谢谦瞧本更该忙碌不已的陛下,这一个月竞比他们还清闲。原因无他,陛下出征归来,皇后娘娘一力担起了朝堂,陛下可再休养十日。12一国之君的日子,过得远比他们轻松自在,甚至有闲心邀他们游猎。谢谦心中不平,只盼着这十日尽快过去。
猎场上陆憬一箭射出,突厥的弓矢有其长处,大晋可以取其精华。“陛下,"中书舍人来禀,“西面的始利可汗仍有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