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终章
北风呼啸,夹杂雪花拍打着窗格。
坤宁殿中烛火明暖,厚实柔软的锦垫上,小公主穿着石榴红菱纹织金的簇新小袄,蹬着嫩藕似的短腿,熟练地向母后爬去。顾宁熙手中摇动一枚如意玲珑金响球,声音清脆好听。小公主扑到母后怀中,笑容纯粹无暇,新萌出的两颗乳牙洁白可爱。她靠在母后身前,费力地用两只小手去捧那金响球。孩童的笑声伴着金铃声,给寂静的雪夜带来几分鲜活欢欣。殿中摆着不少有趣的小玩具,有些还是从瑞和殿中寻出来的。小公主玩了一会儿金响球,接着看母后拼七巧板,小手时不时帮着抓上一块。
再寻常不过的几何形状,在顾宁熙手下却能变换出无穷有趣的姿态,看得小公主微微张大了嘴,目不转睛。
顾宁熙在她的粉颊上亲了亲,在小公主“咿咿呀呀"的指挥声中添了一块积木。
乳母在旁含笑陪着,一晃快到了小公主入睡的时辰。陆瑜却不肯让她们轻易抱了去,赖在母后怀中。顾宁熙便嘱咐乳娘先行回房歇息,这两日朝政清闲些,她可以多陪陪瑜儿。玩腻了七巧板,小公主又高高兴兴丢着十八面的金银骰子。数不清的点数让她感到困惑,她歪在母后臂弯,不多时眼皮就支撑不住。顾宁熙将女儿抱去自己的榻上,吟竹会意去熄下外殿烛火。她简单收拾了寝殿中的书案,娘娘每隔一月就要给小公主画一幅肖像。这幅图方画了一半,吟竹仔细收起。
书案上另摆着一封请缨表,顾宁熙已批复。被褥间和暖,顾宁熙替女儿掖好被角,慢慢也在昏暗中沉入梦乡。星光黯淡,山间不易辨清时辰,行军所用的小型水钟也因冰冻失了效用。风雪不歇,山中灰蒙蒙的一片,远处的峰峦隐在雪中渐失了棱角。洞穴避风处士兵燃起线香,一炷约为半个时辰,用以计时。已经到了后半夜,篝火旁,陆憬与谢谦一同商议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他们所带的一千余精兵分作三队,一队巡查时,另外二队休息。照利连续吃了败仗,一路北逃士气低迷。根据探子传回的消息,照利身边不断有兵士出逃,麾下兵马已不足三千人。这三千人中还要分出部众驱赶牛羊,否则大军便失了军粮。这一代多山林,只要封住绩口,便能阻断照利撤回漠北的门户。谢谦道:“照利已是瓮中之鳖,挣扎不了多久。”陆憬颔首,不过困兽之斗,仍需多加提防。夜间视线不清,探子前来回禀,在山中似是见到了晋军令旗。不过相隔太远,暂无法确认。
谢谦掰下半块干粮:“难不成是甄源兄已经搜寻到了这里?”陆憬命属下再探再报,等到天明另行商议。翌日风停雪止,天气好转。
谢谦命将士们各自搜集雪水,他们不熟悉这一代的地形,有雪水补给,两三日内不必急于寻找水源。
山路难寻,不宜分兵。
陆憬与谢谦向西北处行军,照利在国中已近众叛亲离。北面难归,东面的何利可汗归降,西面的始利也对他怨愤已久,不会伸出援手。照利极有可能去往凉州一带,投奔对他尚算忠诚的执失部。西侧山中燃起狼烟,探子再度呼应过旗语,确认为大晋兵马。两方于黄昏时分顺利会师,对面主将解了兵刃,单膝跪于陆憬面前:“臣洛霆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憬命左右扶起南安侯:“老将军怎么来了?”南安侯洛霆曾随高祖征战四方,陆憬对这位老将很有几分敬重。老侯爷已近花甲之年,壮心不减,五十岁的年纪还曾随陆憬征战河北,平定徐朗叛乱。“臣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增兵定襄。”
南安侯年轻时为大晋镇守西北,护卫南方百姓安宁。他数度与突厥交战,熟知塞外风貌。
皇后娘娘命他领军增援前线,助陛下一臂之力。他一路扫清突厥残兵,闻听陛下在铁山大破敌军,便沿近路追寻至此,合围照利。皇后娘娘安排得如此周到,谢谦笑起来,意味深长地看向自家陛下。陆憬身形站得更直些:“皇后……可还有什么话要带给朕?”帝王眸中不免有所期待,南安侯不敢欺君,只能诚实答:“回陛下,娘娘命臣相机行事,余下不曾交代。”
谢谦憋了笑,陆憬咳嗽两声,生硬地转开话题:“老将军入山多久了?”洛霆禀道:“臣从西南一带山间来,搜寻已有三日,未见照利身影。臣昨日命副将带人查探周遭地势,相信很快便有结果。”他本以为还要有一两日才能赶上陛下行军,不想一场大雪,让他提前与陛下会合。
军队合兵一处,继续在山林间追击照利。沿途留下隐蔽记号,供同袍探明方向。洛霆身边的副将迟迟未归,谢谦见老侯爷面有忧色。又是一日过去,水囊中储藏的雪水已消耗大半。向导观察过地势,寻着河流可能存在的方向去。
午后有哨兵来禀,前方请求支援。
“我去接应。“谢谦当仁不让,点了二百人速去速回。黄昏时分,陆憬命大军在背风处就地安营。南安侯坐不住,带了一队人在营地附近巡查。
山林中掠起飞鸟,冬日里鸟兽罕见,必定是双方已经交手。洛霆频频眺望,久经沙场的老将,此番竟有些坐立难安。陆憬再命一队人前去增援,天黑尽亮起火把时,林间传来纷乱的马蹄声。当先一人是武安侯谢谦,与他的队伍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