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扎实,没有一个人是半壶水响叮当,组员越能干,她也越轻松。“我们可以从利福霉素这一原料入手,既然国外能用它合成利福平来治疗结核病,那我们也可以尝试用它来合成新的药物,我已经收集了一些国外利福平合成的相关资料,你们可以看一看,至于方案,大家商量着来…“林远书振振有词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上辈子的研究员真的从利福霉素这一原料研究出了治疗结核病的新药物,所以她才想着从这个原料入手。乔组长第一个开口赞同道:“行,我们项目组就从这方面入手,我们等下就去看资料,争取早点把方案写出来。”
他对于抗结核药物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因此觉得从这方面入手也挺好的,还能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
黄所长交给他的任务就是配合林远书,他不会反驳林远书的话,就算林远书的话是错的,他也会硬着头皮赞同,私下再跟林远书讲。而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林远书没有面子,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不像赵组长那样,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调过来的研究员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清楚林远书的性子,因此他们不会提出不一样的想法,虽然他们经验丰富,但他们现在毕竟不是组长。
林远书见大家这么配合,心心中感叹,卫生部部长的敲打真管用,她的组员一个个都跟提线木偶差不多了。
两天的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报纸上刊登了林远书等人研发新抗结核药物的事情,并且对他们项目组那是大夸特夸。组员们看见这份报纸后,工作起来都更有动力了,就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就是为了早点写出方案。吴琴看着办公桌上放着的报纸,心情十分复杂,叹了一口气,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她甚至都有些后悔加入东方红研究所了,她看到了刘副所长没有后台,却没有注意到林远书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吴琴现在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她把刘副所长搞下台,很有可能自己就会为他人作嫁衣,上台的人会是林远书,而不是她。林远书在东方红研究所里,既有群众基础,又有研究成果,黄所长等人对林远书也很信任,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她,来东方红研究所工作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这方面还不能超过林远书。组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吴琴,毕竟他们都习惯林远书的碾压了,要知道,他们的工龄比林远书的还长,林远书现在都是副研究员了,而他们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助理研究员。
吴琴不需要他人的安慰才能看开,她深吸一口气,甩掉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想法,既然她选择来东方红研究所工作,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她决定尽快完成项目任务,用研究成果来破局,就算加班也在所不惜。另一边,其他研究所的同志们知道林远书等人上报纸的事情,心中羡慕不已,他们就这么错过了可以光宗耀祖的机会。不过,他们会自我安慰,有这么一个掌控欲强的组长,在她手下工作也不好过,所以没有什么好羡慕的,有得必有失。直到一名同志在整理所长办公室的时候,翻出了曲志刚写的申请加入林远书项目组的申请书,局面一下子就无法控制了。心有不甘的同志们拿着曲志刚的申请书去找曲志刚算账了,他们怒气冲冲地对着曲志刚说道:“你跟我们说林远书同志的掌控欲强,打消了我们加入那个项目任务的念头,结果你转头就写申请书,你在逗我们玩吗?你是不是故意说出那种话?就是为了打消我们的念头?”
曲志刚面对这么多人的指责,振振有词地解释道:“我哪敢逗你们玩,我之前说的那些话没有一句掺假的,林远书同志的确掌控欲强,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想加入那个项目组啊!你们自己打消念头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就算你们提交申请书,也不一定被选上,事情都已经过去,你们又何必旧事重提呢?”他觉得自己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他又没有故意引导他们打消念头,他们没选上跟他有什么关系!
这番解释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他们把一切的错都怪在了曲志刚身上,只有这样做,他们的心里才好受一些。其中一名男同志站出来指责道:“林远书同志根本就不是那种掌控欲强的人,是你为了让我们打消念头,才故意散播这种谣言的,就是想让自己被选上,奈何天道好轮回,你没有被选上,你的算计落空了。”曲志刚一脸无语,他大声解释道:“你这就是在阴谋论,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早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模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跟你们说呢!”另一名同志激动地说道:“你要是什么都不跟我们说,我们就不会打消提交申请书的念头,指不定今天上报纸的人就是我们,而不是其他人。”曲志刚翻了一个白眼,推开了众人,没好气道:“你们爱咋想咋想,我懒得理你们!”
“你这是心虚,不敢面对我们。"之前说话的男同志一脸坚定地看着曲志刚。曲志刚才懒得理会这群正在发疯的同志们,他不耐烦道:“少在这里乱吠,你们不要挡着我的路…”
他解释了,他们不听,他能咋办!
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医药研究所的圈子里传开了,那些没有提交申请书的同志们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