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975章 都有“羽吹”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5章 都有“羽吹”了(2 / 3)

身一拜,“臣提议,恢复殷商旧制,将太尉与丞相的权力,赋予太师。让太师凌驾三公之上,让羽天师来统领文武百官。”

殷商纣王时期,闻仲为太师,可朝堂上也有丞相商容,有亚相比干(副丞相,相当于李斯的左丞相),还有职位类同太尉的“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但很明显,他们都比闻仲矮了一大截。

等到了周朝,“太师”的权力便大幅弱化。

嬴政统一天下,朝廷里压根不设太师之职,只有天师、大天师之分。

嬴政驾崩后,孟岐入朝为官,赵太后才恢复“太师”这一职位。

可身为太师,孟岐甚至很少上朝。

上朝也没事干。

军务归太尉,政务归丞相,监察百官归御史大夫管。

大家各司其职,太师有事也只能向太后谏言。

此时尉缭子这番话,简直是石破天惊,要颠覆三公九卿的“祖宗制度”。

“国尉大人,你莫不是夹脑风了?”御史大夫冯劫首先惊呼。

其余大臣接连跟上。

“国尉大人,你是不是也想学孟太师,打算脱身而去?

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完全学孟太师,连权柄都要交给羽凤仙呀!”

“国尉大人,羽天师之才华,老夫也承认。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她的天师道法是自创,她没学过天师道。连天师道都没掌握,你让她掌握朝政?”

“国尉大人,祖宗之法不可变啊!如今大秦局势不好,越发经不起折腾。”

“国尉大人,羽天师才来咸阳几天?我们都不了解她,她也不了解咸阳朝廷,您咋就想到让她统率文武百官呢?”

吵闹了好一会儿,尉缭子才再次得到发言的机会。

他严肃道:“为了让羽天师继承太师之位,前些日子孟真君已数次找吾等私下协商。有些话,他开诚布公讲得很清楚,你们也清楚。

之前我还有些犹豫,今日见了羽天师本人,果然仪度非凡、才能卓绝。

现在我完全认可了孟太师之言,能救大秦者,唯有羽天师!

也别说什么天师道。

天师道只是小道。

她都能自创‘天眼辨顺逆’了,其它技法还不是信手拈来?

也别说她不了解咸阳,不熟悉文武百官。

她一眼看去,谁是奸佞,谁是贤臣,一目了然。

她与大秦龙气的交感如此紧密,连最细微的变化也能察觉,还不知道哪条政策于国有利,哪条政策伤害民心?”

嫪毐道:“她悖逆无礼,对太后都不尊重,指望她忠君护国,不亚于缘木求鱼。”

尉缭子感慨道:“嫪毐你对太后谄媚,因为你对她有所求。

君王最能满足一个人什么?

权力和财富!

你谄媚,是因为你想要权力和财富。

羽天师不谄媚,而敬畏道理,恰是我放心将权力交给她的理由。”

“嘴上说有什么用?本王也说自己只敬道理,不受权势压迫。”嫪毐道。

“没错,嘴上说没用,你闭嘴吧!”

尉缭子不去看他,也不看太后,只眼神真诚地扫视冯去疾、李斯等重臣,“恳请诸位同僚放下成见与偏见,认真考虑老夫恢复古制的提议。

留给大秦从容变革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小羽不晓得,国尉寮突然变成了最大的“羽吹”,正在朝堂上疯狂替她吹嘘。

离开章台宫后,孟岐就开始絮絮叨叨地教育她。

“羽仙子,大秦没救了!你只需专注西迁。

先做好各种准备,等他们彻底绝望,找上门时,立即带他们去西方建立西秦。

在咸阳期间,别管什么朝政,任由他们折腾。

你好心劝谏,没人听。他们只会嫌你不识时务、说话难听。”

小羽叹道:“他们至少有一点骂对了,我对咸阳,对朝中局势不了解,却在那胡言乱语。

大秦的烂,不是太后一人烂。

大概从人皇政开始,大秦的发展方向就错了。

一昧追求天地大权、神仙之力,要与神灵比肩,敢与天庭斗,敢豪言灭灵山,还想同时掌握活人与死人的世界唯独忽视了人皇的本职工作——教化人民。”

先前她见李府奢华赛过皇宫,还以为嬴政单纯是信任李斯。

现在她忽然明白了,嬴政大概是觉得权贵该这么奢华。

他的皇朝就要与天庭仙朝、神朝比肩。

或者说,他建立的大秦就是地上神朝。

只要他更奢华,始终保持更高更大,不被群臣超越,就行了。

“大秦的问题,本就不在赵太后一人。秦失天命,是发生在人皇主政的末期。‘亡秦者胡’的谶语,更是在几十年前便出现。跟赵太后没任何关系。

她的确不是好的君主,可她至少不瞎搞事。

顶了天,养男宠,爱奢华,修宫殿与陵寝。”

孟岐叹道:“还是那句老话,你见不惯,别去看,别管他们。”

小羽点头道:“幸而我只是天师,而不是太师,或者更高的职位。

身为天师,我先破谶语案,又犯颜直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