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936章 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6章 发展(1 / 3)

潘筠的确更倾向宁波。

不过宁波距离杭州也不远,只要是在浙江境内,于布政使司来说都是政绩,于浙江官民也都是好事。

条件可以一样谈。

只不过她是国师,身份不适合。

很快,皇帝的公文就到了浙江布政司。

皇帝的公文映照了潘筠之前与他们的谈话,孙原贞压下公文,喃喃道:“这到底是简在帝心,还是帝心向她?”

杨瓒垂眸道:“不管是哪一种,与民有利便可用之。”

孙原贞回过神来,颔首道:“有理。”

有了圣意,孙原贞再做事就有底气多了。

就在潘筠四处找没有度牒却又有本事的道士时,孙原贞和杨瓒联合浙江十一府士绅地主及富商,就浙江争取开办港口一事进行商议。

“泉州市舶司,从冬月到今年二月底,关税已近二十万两白银。”

见他们心动却尤豫,孙原贞继续道:“开海禁一事是国师力主,就连大森乡银矿都是国师进献给朝廷,可见国师对海上贸易有多看重,泉州府因为有海港和市舶司,国师一年之内要去好几趟,泉州知府陆明哲从冬月至今,频繁被陛下提起,连立功劳,若无意外,过个三五年,调回京中便可直升六部副官。”

杨瓒目光扫过众人,接上孙原贞的话道:“因看重泉州,国师还在泉州开了器物坊分部,隶属于工部,就连钦天监都派了两个官员前往泉州府衙,专为泉州百姓勘定天气,以助农时,据说,接下来还会开办学院,专门教导人学习工部知识。”

杨瓒幽幽一叹道:“在坐的诸位也知道,南榜难度一直在北榜之上,而每届南榜,进士多出自江西、南直隶和我浙江,如今福建大受鼓励,一二届或许看不出差别来,但到第三届、第四届,福建怕是要后来居上。”

“福建,穷乡僻壤之地,能有几个好先生愿意去那边教程?孙大人担心太过了。”

孙原贞不说话,杨瓒便冷笑一声道:“那是尔等目光短浅,远比不上孙大人有远见。泉州港一开,客商云集,客商们为了缩短运输距离,会在福建开设大量的纺织作坊、瓷器作坊,福建是丘陵地带,亦是种茶良地,可以说,海港带起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三年可初见端倪,六年便可赶超浙江,九年今年七岁入学的学生到时候都十六岁了!”杨瓒大声道:“十六岁,正是诸位儿孙的年纪,也是考秀才,考举人的年纪,等再过几年他们去京城会试时,你们确定你们的儿孙能打得过他们?”杨瓒冷笑道:“要知道,南榜之中,江西和南直隶一直无人超越,浙江,到底差了一筹。”

涉及子孙前程,士绅地主们对视一眼,都不安起来。

商人们早心动了。

和士绅地主们不一样,他们眼里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么多关税,那得赚多少钱啊?

而且,除了出口的海船赚钱,他们这些生产商也赚钱啊。

出去的货物多了,说不定还能提一提国内商品的价格呢,又赚一笔。

当即有商人主动问道:“要怎样,朝廷才能同意在浙江开办海港?还请孙大人和杨大人指点迷津。”

“大家也竖起耳朵听。”

孙原贞摸着胡子道:“得让陛下和朝廷看见,我们浙江士民一心。”

怎么才能让皇帝和朝廷看到这一点呢?

捐钱,捐地吧。

浙江布政司会统筹收上来的钱财和土地,安顿流民。

士绅地主和商人们:这听着有点象索贿啊?

到底是安顿流民,还是安顿他们当官的呀?

若是前者,随便给点就是了,若是后者,那就不能给少了。

少了,不仅会被官们看不起,觉得他们没有实力,也在同伴之间丢脸呀。

但孙原贞也是第一次这样直接的向士绅地主和商人们开口要地要钱。

以前,他都是通过政策来夺取土地,所以这会儿他也脸红。

好在他长得黑,不靠近看不出来。

也正是因为他太过高深莫测,大家都倾向于后者。

如果是索贿,那

“大人,我家在金华府,距离杭州有点远,若是捐地,该交给谁呢?”

孙原贞立即道:“你只管放心大胆的捐,我会派人去接手,到时候还会给你立碑作传,也好告诉乡亲们,你为开设海港所做的贡献。”

那地主扯了扯嘴角,表示这只是他的心意,孙大人不必这样客气。

大家听了,更确定是后者,不然,怎么还会派专人去负责?

孙原贞暗道:我当然要派专人去负责,不然,让当地官府过手,会被扣下多少,谁也不知道。

因为是搞贿赂,且贿赂的还是浙江最大的两个官,在场的士绅地主商人们全都不想让同伴小看自己,一个比一个有诚意。

而且,他们在酒桌上出一份,等下了酒桌,私下又偷偷找孙原贞和杨瓒又出了一份。

他们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士绅想要孙原贞和杨瓒的举荐信,或是把他们家的某个儿子或孙子送进国子监读书;

地主则是看上了某块荒地或是某座荒山,希望孙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