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716章,全球化的弊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6章,全球化的弊端(3 / 3)

了重大的损失,但对养殖场来说,这就是老天赏赐的饲料,虽然蝗虫成虫之后有毒素,但经过高温蒸煮消毒之后可以去除这些毒素,把这些蝗虫当饲料,就是高蛋白的饲料,家禽吃了长肉快产蛋高。

很快朱买臣就发现,家禽养殖业还是大有可为的,尤其是高品质的家禽,现在大汉富裕,对各种食物质量要求非常高,普通的货色已经很难进关中的市场了,而这对九原来说就是有事,当地人口虽然少,面积却不小,包下几座山做养殖场都可以,加上草原各种昆虫数量众多,很多时候连喂养的饲料都不需要,可以极大降低喂养的成本。

九原郡有一条直通关中的铁路,生产出来的鸡鸭鹅等家禽,都可以快速销往关中这个大汉最富裕的市场。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遇到问题,本地的家禽是新生力量,难以在关中打开市场。

要知道关中是整个大汉最富裕的地区,其市场竞争也是整个大汉最激烈的,整个大汉的货物,甚至可以说全天下的货物都涌先向关中,和全球的货物竞争,其压力可想而知。

人家其他地方的货物动不动就是几十年的老品牌,有行业协会做保证,有几十年的老顾客。而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他才想到了用大农令帮忙打广告。

其实在内心当中朱买臣还是感到非常可惜的大司农他们来的不是时候,要是他们在夏天的时候来,他一定会拉一车九原瓜过来。

九原这个地区风沙大,土地贫瘠,不是沙漠就是戈壁,即便是大汉围沙造林多年,戈壁地沙漠地还有大量的存在,加上昼夜温差大又干旱,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是一个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

但就是这样恶劣的地方却能车产优质的西瓜,九原瓜,个头大,甜份足,味道鲜,在大汉各种品牌瓜当中都是第一等的,唯一可惜的是就是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大部分只能在本地卖,一个大瓜也就三钱十钱的样子,农户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朱买臣可是见过世面的,当年他去长安学习的时候,长安冬季一个西瓜卖上千钱以上,吓得他连西瓜都不敢多吃两片。

但现在当县令了,发现自己自下还有这么优质价格低廉的西瓜,自然想到把这西瓜卖到关中,当地就支柱产业了,他的政绩也就来了。

现在他的西瓜示范田才刚刚建立,加上季节不对,所以才没有带过来,但是今年夏天,朱买臣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拉一车皮的西瓜去长安城,哪怕亲自叫卖也要打开市场,临沃能不能实现富裕就真靠这些西瓜了。

陈舍接过这些家禽笑道“那老夫就尝尝,要是味道真像你说的那样好,老夫就在长安城给你打打广告,希望你这个走地鸡也能成为当地的特产。”

陈舍对朱买臣这个农家的后辈是有好感的,现在不比大汉的开国时期人心变得复杂,做了县令还办养鸡场的,甚至亲自带头喂养鸡鸭鹅,基本上没有几个,农家上次做这样事情的人,还是他师祖商农。

朱买臣大喜,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大汉很多特产都是上层推动的,像闻香下马的煌上煌板鸭,能延年益寿的冬虫夏草等等,因为徐凡的带头,大汉的高层,文人雅士也喜欢用自己的名头帮助地方推动他们的本体特产,这在大汉算是双赢,地方上得利,那些高官也可以得名。

上火车之后,徐绍拿着一个咸鸭蛋道“这位朱县令倒是有几分淳朴。”

徐绍也算是大开眼界了,一个县里拿的一堆板鸭,咸鸭蛋来送礼,这场景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陈舍笑道“他是农家的先进代表,一直都是在农村做事,为官不足三年。”

农家这些年有点势微,农家巨头内心也很着急,他们对能看到的人才能扶持就扶持,能携带就携带,朱买臣显然是一个优秀的后辈。

徐绍道“父亲的先进代表制度倒是一等一的良法,能选拔出如此淳朴的汉吏。”

汲黯吃了一个咸鸭蛋竖起大拇指道“味道不错,味道香醇,倒是一等一的美食。”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