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诧异的看着他:“这琉璃厂以前您不是经常去嘛。”
“行了行了,没有什么事情了,你先忙你的,我去一趟琉璃厂。”
说完,李建东转头就离开了四合院。
见李建东如此,阎解放也没多问,只是自己回了家去。
琉璃厂在四九城的西面,城西的方向。
说起来这个琉璃厂还是比较有来头的。
要按照历史上的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辽国的时候。
要说整个四九城最有文化的一条街,自然就属这琉璃厂了。
他虽然起源于前秦的时候,但在辽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地方叫海王村。
后来到了元代,这琉璃厂又被改造成了官窑,负责烧制琉璃瓦的地方。
到了明代后,这地方更是被下令再次扩大。
琉璃厂的大名也就由此得来。
而琉璃厂更是明代工部的五大厂之一。
后来琉璃厂因为嘉靖年间修建外城墙的时候搬迁去了别的地方。
但琉璃厂这名字却是一直保留下来。
到了清代顺治年间,因为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又恰恰在四九城的西边。
所以这里就成了许多汉人官员的聚集地。
加上许多进京赶考的才子们都会聚集在此。
故而,琉璃厂一度在清代的时候发展到了巅峰。
整个长街大概83000米,两边分列了许多书斋一类的店面。
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荣宝斋了。
这琉璃厂一度发展到清末民初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古董文玩商人的天下。
许多历史文物都在这里出现过。
其中就有望天吼还有四方樽这样的顶级宝贝。
当然,也幸好是被琉璃厂的文物商人保护好,否则就真让外国人给拿走了
等到民国后,琉璃厂就基本上变成了一些好吃懒做的八旗子弟变卖家产的地方。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变卖家产的地方。
还有另一处地方那叫鬼市,那又是另一个故事。
自从大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好历史文物,故而对琉璃厂也是进行了管控和扶持。
虽然十年起风的日子里,琉璃厂也遭受过冲击。
但最终还是保留下来了许多好东西。
现如今改开了,自然也有许多外国商人跑琉璃厂来淘东西。
因为国家的重视,所以基本上真正的顶级文物都在博物馆里。
至于外国商人能弄到的文物,实际上也就是古代那些文人雅士们的一点日常小物件
有点价值,但不多。
李建东本身就因为刚得到的技能,正没有用武之地。
正好,今次也可以去看看,自己这个神级鉴定技能到底有没有用。
如果利用的好,说不定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说不清楚。
从四合院到琉璃厂倒是有些距离。
不过李建东的身体本身就很棒,所以走这点路倒也不觉得累。
差不多一小时后,李建东到了琉璃厂大门口。
古色古香的门牌,还有南来北往的游客。
时不时还能听见一些外国话。
不过现在不算是旅游旺季,所以来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依旧还是不少人。
沿着街边直行了五十米,一家叫白谷斋的店铺吸引住了李建东的眼睛。
这店面看起来倒是比较朴实无华,但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历史厚重感。
指不定也是个百年老店了。
在琉璃厂这里,你要不是个百年老店,你出去都没什么牌面。
此时,门口一个年轻人站着,正好看见李建东便呼道:“这位先生,你要看点文玩不?”
虽然想对他说你可以叫我大爷了,但李建东这三十五岁的外形。
不知道他的人还看不出来。
李建东笑了笑,在年轻人的接待下走进了这白谷斋。
刚一进店内,李建东就看到了一旁坐着喝茶的一个中年人。
看中年人神态自若的样子,应该是这白谷斋的老板了。
年轻人则是乐呵呵的说道:“这位先生,这是我父亲,也是我们白谷斋的老板。”
“原来你是少东家啊。”李建东乐呵呵的说道。
“哎呀,这少东家的称号确实许久没听到了。”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
“您先坐着,我去给您沏壶茶。”
说完,年轻人转身就去了后堂。
而李建东则是与老板点点头后,便是走到了一旁的展品柜前面看了起来。
都是一些好东西,不算太值钱,但也不算便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