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屋外推。她骂骂咧咧地出去了,不知道对路薇薇嚷嚷着什么,整个走道都回荡着她的声音,好多宿舍都有人好奇地伸出头来看。路薇薇土灰着个脸,印薇薇知道她一定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后来印薇薇有次听到路薇薇和宿舍一个女生吵架时,那个女生骂她是小菜农,印薇薇就猜测,可能她们家是郊区的菜农吧。但印薇薇从来没有当面问过路薇薇,虽然她们俩表面看起来无话不谈,但路薇薇从来没有说起过她们家的情况。
印薇薇其实挺理解路薇薇的,她也从来没有对路薇薇谈起过自己家的情况。因为她们俩对自己的家人都一样的难以启齿。她们俩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强到不允许别人的半点侵犯,她们俩都一样的敏感,不想成为别人谈论的对象,也很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可能就是太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吧,所以她们在别人眼中就活成了绑了根绳子的小丑,不管做什么动作都如此的不自然,如此的搞笑,如此的难以相处。
高三时,学校怕学生出心理问题,特意设立了心理工作室,据说里面的提供咨询的老师还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有一段时间,印薇薇觉得晚上失眠,无论怎样数羊都睡不着,白天上课时,精神总是恍恍惚惚。
有一次,她在宿舍睡过头了,那段时间,路薇薇晚上总是出去,回来得很晚,被同学们冷言冷语了几次,路薇薇就索性搬出去了。所以没有了路薇薇,那天早上自然也没有一个人叫印薇薇起床,她那天就旷课了,后来,她问同宿舍的小李怎么不叫她,小李说“我还以为你成绩那么好,没有必要去上课了,想休息呢”,一句话噎得印薇薇不知道怎么回答。
有一天,实在是头太疼了,她又没有去上课,她正一直看着窗户发呆,班主任老师来了,问她“怎么了,生病了吗”,她说:“没问题”,老师说“没生病怎么不去上课”,她来了一句“上什么课?”班主任老师狐疑地怔怔地看着她,最后不由分说地把她拉到了心理咨询室。
那天心理咨询老师对她说了什么,她不记得了,她唯一一次鼓足勇气对心理咨询老师讲了许多她内心的想法,这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对别人敞开心扉的倾诉。
最后,只记得,心理咨询老师拿了个本子给她,就像医院的病历本,外壳挺好看的,粉红色的封面,画了个小猫,但里面的内容让她很不舒服,记载着姓名,年龄,班级,谈话时间,她记得最后心理咨询老师对她的诊断是“明显缺乏共情能力。”从那时起,这几个字就一直印在了印薇薇的脑海里。
印薇薇对写着那几个字的那个粉红色封面的小本本恨之入骨。回宿舍后她想把这本漂亮的粉红小本子撕了,又怕被别人捡到了拼起来,想把它烧了,又没有打火机,再说火光肯定会把宿管阿姨吸引过来。她实在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她就把写着“明显缺乏共情能力”的那页纸放到嘴里,嚼了,也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味同嚼蜡,反复在嘴里咀嚼几次后,还是吞不下去,她就灌了自己一大杯水,纸就着水生吞了下去,可刚吞下去,她就感到一阵恶心,她赶快跑到卫生间里吐了出来。后来她能做的是就一直冲水,不停地冲水,她想把吐出来的东西赶快冲到地狱去,永远不要让她再看见。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真的没有再看见写着诊断的那张纸了,但那几个字却永远烙印在了她的心里。比任何纹身、刺身都更牢固,“缺乏共情能力。”这几个字已如她的细胞般,和她的身体融入在了一起。直到永远。直到她彻底失去她的身体。
直到现在,找了家公司,上了班,印薇薇还是时刻感觉到自己那颗生锈的,病怏怏的心,没有共情能力的心。所以她下定决心,还是辞职吧,该来的总归会来的,她在心里说道。
没有力气开车,连发动车的力气都没有,她只好打了张车,来到了公司,到了人事处,看到了人事主管,她拿出一张事先写好的辞职信,交给了人事主管。
辞职信去年就写好了,她早就想辞职了,她记得有个女教师写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潇洒地辞职了,她当然没有那种洒脱,她都不知道怎么表达她的想法,她怎么写,难道写“本人因为无法和公司同事正常相处,讨厌人和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以至于无法胜任工作,所以辞职吗?”她当然没有率真到那个程度,也不敢那样写,说她不懂人情世故,其实她特别在乎人情世故,她无法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置之不理。
她上网搜了个辞职信的模板,照着写了一封辞职信。信的内容是“本人在公司得到了领导、同事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公司的领导和同事手把手教会了我业务知识,是公司的领导和同事让我学会了怎么和人相处,是公司领导和同事给了我一个机会,但是因为本人家庭原因,不得不辞去工作。┄┄”写完后,她没有再看第二遍,一直揣在了包里。
现在,这张纸终于派上了用场,她拿着递给人事主管,人事主管很忙,头都没有抬,说道“张经理签字了吗?”“没有”印薇薇答道。“没有领导签字,我们办不了,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