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客人,转变成了明里暗里地抢人。
但他明知自己店抢不过君福康,却还是妄想着,也不知道谁给他的自信。
宋云初看他每日在门口招揽客人的可怜模样,轻笑一声,转身回到了座无虚席的店中。
大家都是斯文人,加上对面抢客的行为并没有成功,也并不打算深究。
更何况近日君福康还推出了新款药膳——药膳麻辣烫。
这款药膳一出,名声直接传到了宫中,若不是宫规森严,不得随意出宫,恐怕此时这君福康中已经堆满了人。
这麻辣烫的制作,宋云初可是废了好大的劲,这才制作好了汤底。在现代时看制作麻辣烫汤底用到的无非就是火锅底料和郫县豆瓣酱,但是这两种在这里都没有。
光是制作这两样东西,就废了不少功夫,最终在系统的帮助下获得底料的关键食材——豆瓣酱。
麻辣烫的汤底也是辣度不同的击中,清汤、微辣、香辣、麻辣。
而汤底,则是熬制了一大锅的药膳汤。
取生姜、枸杞、甘草、当归、黄芪、川穹,用网布包起来。
在锅中倒入清水,放入猪大骨焯去血水,再加入姜片和黄酒去腥。
焯好水的猪大骨捞出,转放到另一个锅内,放入包好的中药,盐,黄酒,盖盖焖煮半个时辰,一锅美味鲜香的中药高汤便大功告成了。
有的人喜欢喝汤,来了便会单独点一碗汤喝,并不去点麻辣烫。
而有的人则是无比喜欢麻辣烫,觉得新鲜得很,尤其是豆瓣酱的味道,在这里真正是独一无二的。
火锅底料宋云初则是去牧民那里买了牛油回来,与辣椒、花椒等调料制作,虽然味道比不上,但是她尝着过关,就这样用了起来。
来吃的人最先开始点的都是清汤味道的,鲜少有人去点辣口味的。不过总会有客人愿意去尝试新口味。
辣汤一出,谁与争锋。人总归是有好奇心的,见那人对辣汤是那般的赞不绝口,也会尝试着点一次。
有了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店内就再也没有人去点清汤了。
除非是带了孩子来,但这也是鲜少的。
这不,又来了一桌客人,每人都是来尝这药膳麻辣烫的。
起初是制定好的菜单,定了套餐,里面有相应的素材和荤菜。不过时间一久,宋云初就发现某人喜欢某套餐里的某样荤菜,但是不喜欢某样素菜,或者是想吃某种荤菜、素菜还得请店员帮忙备注一下,麻烦的紧。
最后,干脆也采用现代的法子,让客人自己选择荤素菜,采用称斤的收费方法,这样便方便许多了。
这不,又来了一桌客人,挑选好的菜盆子已经放到了厨房。只是眼下麻辣烫汤底用完,宋云初抓紧制作汤底。
在锅里倒油,加入葱姜蒜,把制作好的火锅底料和豆瓣酱一并放入,炒出香味。底料和豆瓣酱的颜色瞬间将锅内的葱姜蒜以及油染了一个好看的橘红色,待到将中药高汤倒进去后,也被染上了这颜色。
待汤煮沸后,捞出当中的调料。客人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要加入牛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加牛奶。
牛奶倒入时,与橘红色的汤底相互冲撞,好像是有人在锅中绘画着晚霞,是一副绝美的彩墨画。
不过这个“美”,是美味的“美”。
等再次沸腾后,从大锅中盛出汤倒到数个小砂锅中,再将客人挑选的荤素菜放进去煮熟,就可以盛到碗中,放在托盘上了。
在碗的旁边,再放上一小碟辣椒油、一小碟花生酱和芝麻酱,其余调料,如糖、醋、韭菜花等,可以自行选择加或不加。
店内充斥着香味,一阵阵地飘到大街上,闻着香味的人顺着味道便寻来了,现在的药膳馆,压根用不着宋云初起个大早去派发传单。
就这样一天接着一天过去,哈丝娜的父母不知何时才到,但她好像也渐渐淡忘了这件事情,专注于事业上。
前几日收到了平云的来信,说是惠王生了病,她赶到边境去照顾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还在信的末尾附上一句“裴家那二公子也来了”。
读到这里,宋云初无奈地笑了笑,翻看着下一封信。
是柳宴书寄来的,自药膳馆被烧后,他便不知行踪,现在才知道,他将茶楼开到了城中,生意还算不错,算是一封平安信。
宋云初搬了凳子坐在药膳馆门口,捧着手炉,吹着冷风。她轻笑了声,似乎自己也不知为何会笑,或许是因为眼前的生活吧?
街道上已经挂起了红灯笼,对面药膳馆这几日关门歇业,或许也是在想新的方子吧?不过红灯笼倒也早早悬挂在了门口,甚至还贴了春联。
算算日子,梁翀也要回来了,而新年,也马上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