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上,一艘仙家渡船正在航行。
渡船的一间天字号房间,魏祠猛的推开房门,一跃来到渡船最高处遥望云州。
张复涯紧随其后。
片刻后魏祠放声大笑,极其豪迈!
张复涯不明就里,魏祠便说道:“或许全天下的武夫都应该铭记今日,今日起武学一途可以真正改名为武道!”
张复涯惊骇不已,魏祠绝不会信口开河。
张复涯顺着魏祠的目光遥望大海。
武道,其中道一字何其宏大。
武学成为武道意味着习武也能够如同修行一般做到长视久生,贯通天地,一以贯之。
……
锣湘山,山神庙前。
陆源已经结束了破境,只是一身金光依旧没有完全褪去,只是在慢慢的向体内收拢。
王洛看着眼前的陆源忍不住开口:“陆源,你这……武夫四境?”
王洛围着陆源上下打量,有时候还忍不住上手敲敲陆源的脑壳。
陆源也有些不解:“确实是水银境,我能感觉到体内气血如水银般稠密,只是这身金光……”
王洛也感慨道:“闻所未闻,从未听说哪个武夫破境如你这般神异,简直就像……神人金身!”
突然!
陆源毫无征兆的消失在原处!
王洛顿时大惊!同时冷汗直流!
四周灵气毫无波澜!大修士的神通!
通常只有十一境归真境以及往上的修士才能称之为大修士!
陆源只觉得眼前一花,王洛便消失在自己眼前,锣湘山的山水树木也消失不见。
眼下只有蓝天白云,自己脚下如同如镜子般通亮透彻,广袤无际的湖面。
以及三个席“地”而坐的古怪之人。
一个身穿道袍的青年道士,一个儒衫和蔼高大的老者以及一个耳垂很大的和尚。
儒衫老者笑着对陆源招了招手示意陆源与他们面对面坐下。
三人中道士与和尚坐得比老书生要往后半个身位,大概意思是旁听?
陆源来到三人面前坐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可是又很想问,所以显得有些欲言又止。
三人也不着急说话,只是都不约而同的盯着陆源。
片刻后老书生开口道:“可曾读书?”
陆源挠了挠头有些羞赧,自从与魏叔豪言壮语一番后除了练武,倒还真不曾好好读书写字过。
陆源只能老实交代:“小时候学过识字,以及一些蒙学……”
陆源才开始就不好意思说下去了,眼前这老夫子一看就是学问高深的,万一要是问一些我答不上来的可咋办?不晓得会不会挨板子?
不知为何老书生捋了捋胡子,轻笑出声,引得道士与和尚侧目。
接着老书生又问道:“为何学武?”
陆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只能低着头双手紧紧的抓着裤子,用轻微的声音说道:“不想死……”
“我……还不曾读书明理,不曾见过更多青山……还不曾点过炮仗。”
“所以我还有点不想死。”
陆源有些絮叨的说了好多“不曾”,那些个对年前的他来说如同异想天开之事。
老书生也没有不耐烦只是安静倾听,其他两人亦如是。
在陆源最后盖棺定论的言语后,老书生点点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说完后陆源一个抬头却发现已经身在锣湘山中,王洛就在自己身旁。
原本老书生还有一问,只不过老人觉得或许可以以后再问。
学武有成待如何?
不着急问,得给少年人多些时间,多读些书,多走些路,多看些山水,看众生。
……
山神庙前,重返此处的陆源与王洛详细说了消失后的见闻。
王洛已经习惯了,反正陆源这家伙身上坏事儿是真多。
王洛摩挲着下巴:“那三人说不定真是那三位,看来你这破境非同凡响啊。”
王洛也曾见过其他的四境武夫,但陆源的四境给他的感觉太过特殊,就像……一条溪流的分支?
想到这王洛摇了摇头,如果只是分支根本没法解释天地共鸣以及那三位莅临。
王洛突然正色道:“陆源,说不定你真能让这武学成为一条通天大道。”
陆源看着王洛无比严肃的神情有些恍惚:“大道……”
不过很快王洛就又恢复了平时模样,拍了拍陆源肩膀:“行了行了,修行路上你我共勉,咱们先把早饭吃了行不,你不心疼小道也心疼心疼小陆景不是……”
陆源也就不再纠结什么通天大道,吃饭最大。
山神庙内,陆景刚醒,瞪着迷糊的双眼,嘴角还挂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