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班主任进来,大家便自动各回各的座位并保持安静。等到教室里听不到别的声音后,王老师开始宣布事情:
“最近年级上有两个决定,首先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高三取消月考了。”
“好!”下面立刻嘈杂起来,王老师给大家留出五秒钟的表达喜悦的时间,随后即使打断说:
“没有月考了不代表大家就能放松了,十月就会有期中考试,你们的第一次诊断考试估计在十一月,十二月可能市里有联合考,明年春季学期有二次诊断和三次诊断。这些考试可比月考重要的多了。然后就是你们最重要的高考了。”
眼见班里学生在这一系列考试名字的震慑下安静了下来,王老师脸上露出微妙的笑容,这次给大家留出了十秒钟庄严肃穆的时间, “不过下一个消息”,王老师补充“你们听到应该会很高兴。今年的运动会提前到国庆节后了,而且这次要求高三的也参加。”
“为什么啊?”知淇提问。按照一中惯例,运动会一般是十一月才举办,而且只允许高一高二的参加,高三学生要专心学习,从来连出席也不允许。
“这个事我也是听说的,你们不要到处乱说,或者说这是王老师说的,”王老师神秘的说“据说马上有上面的人来视察我们市各个学校的体育教育情况。”
“哦~~~”
“不要说是王老师说的哦,好了,晚自习铃声刚刚已经响了,你们快开始学习了。”
吩咐完晚自习,王老师又把知淇和几个班委叫出去,估计是商量运动会的准备事宜。
一中以往的运动会开幕式非常朴实,台上的主持人用扭捏的播音腔声情并茂地“迎面走来的是激扬青春的xx班,” 台下各个班则穿着校服迈着并不青春的步子绕操场走路,所有的激情都用在了主席台前喊口号的那几秒。据说高一时校长几个到外地参观时看到别的学校的豪华运动会受到了刺激,决心在一中也掀起一场改革。
于是高二时,一中运动会的开幕式要求各个班需要在主席台前表演一个小节目,同时表演时可以穿特定的表演服。为了气氛隆重点,高二的运动会上甚至租来了好几个商铺开业时用的红色大气球。
“你觉得班长今年会希望搞什么节目?”钟若飞问我。去年刚放出表演小节目的消息,知淇就靠着出色的辩论口才劝说班里同意了租哈利波特的大斗篷,然全班在开幕式上面对着主席台上的校长主任们表演了魔杖施法(无特效版)。当时表演时很开心,但事后回想起来总觉得像是一群人集体犯了中二病。
“应该还是跳舞之类的吧,”我猜测“哈利波特是不可能了,班长今年不喜欢这个了。”
“那如果是你来决定,你希望是什么?”
“如果我说我觉得高一那个走正步模式挺好,你会怎么想?”我问同桌,“当然,去掉喊口号的部分,就是安安静静走过得了。”
“挺好,”若飞随后又改口“不过太无趣了,我倒是觉得加点唱唱跳跳的更有意思了。”
听到唱唱跳跳,我想起了知淇说的韩青果是合唱团的一员,于是问“你想看你的那位学妹唱歌跳舞?”
“你说的是哪位学妹?”
“每天晚自习都等你的。”
“她吗?没去过KTV,不知道她唱歌怎么样。”
借着这个话题,我又问“你们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
“不要说的这么暧昧好不好?她是等我给她辅导数学而已,要不要哪天你辅导一下她英语?”
我觉得辅导数学和我高一找钟若飞问题根本就是一回事,高二的找自己老师或者自己班上或者同年级的辅导不是更好吗?不过看钟若飞的态度倒是乐在其中,没办法,钟若飞向来是来者不拒的,我作为同桌也没有任何道理表示不满。
“算了,不像你教学经验那么丰富。”我把“经验”两个字特地重读。
“我作为学生哪里来的教学经验?”
“你作为学霸经常给人讲题。”
“学霸是在说你自己吗?”
“当然是你,可没有人天天找我问题。”
“你在暗示我应该天天找你问题?”
班长和学委等的回归打断了我和同桌之间的又一轮废话。王老师很尊重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一般商量好的事情都喜欢让班委来宣布。
知淇作为班长,走上讲台说“各位同学大家停一下笔,我先宣布一下关于运动会的事情。”知淇拿起粉笔打算在黑板上抄写她手中纸条的内容,写了一个字就觉得效率太低,于是叫长枫“长枫你上来,开一下多媒体投屏。”
投屏好后,知淇便在上面讲起来:
“首先是关于开幕式上的小节目,王老师的意思是虽然大家高三了但既然要参加,就需要拿出干劲来。考虑到现在班费不多了,因此今年打算不租或者买衣服了,如果大家有别的想法可以课后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