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十数年后。
褒国骆驼坪的一户田间小屋院内,姒大提起一箩供品站在门口,他无疑是等急了,扯着嗓子往里头喊:“姒儿,你倒是快点,拜神的日子可拖拉不得。”
“来了来了!”少女靓丽活泼的身影迈步出屋,反手利落拴好门,对父亲回以微笑,彷如踏着万千繁花走向他。
姒儿挽起姒大的手臂,笑道:“走吧,爹爹,莫让神仙等急了。”
姒大认真地指正女儿:“你以为神仙只等你一人?。”
“不是吗?”姒儿故意逗趣,眨巴着一双灵动的眼睛。
“当然不是,可去晚了就是我们不敬了。”
“知道啦知道啦,走吧。”姒儿刚想出发,瞥见院门上挂着的一副弓,“等等。”
姒儿松开父亲手臂,取下弓,背上,姒大不解道:“去拜神带弓作甚?”
“谁说拜神不能带弓啦?”姒儿笑容灿烂,“路上追个兔射个鸟,晚上煮来给爹爹下酒吃不好吗?”
姒大哭笑不得。
一出门撞见邻居,见父女俩提着供品,邻居:“嘿!姒大,你们去赶庙会?”
“当然啦!”姒大满面春风,“今天可是师门仙诞的大日子。”
“你们这会去都晚啦,我家早就拜回来了,听说国君稍后也会亲赴庙里进拜,再不快去就没你们位置了。”
别了邻居,父女俩加快了脚步,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师门仙诞,是褒国特大的节日,这天全褒国的师门庙都会人满为患,就算是腿脚不好的人想尽办法抬也要抬到庙里拜上一拜,只因这仙人被褒国人视为守护神般的存在。
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姒儿就和所有褒国小孩一样熟知师门仙人显灵的故事,褒国上至国君下至幼儿遇事不会祈求老天保佑,而是把师门仙人挂嘴边,他们深信只有师门仙人能解他们所困,圆他们所愿。
路上,姒儿好奇问起:“爹爹,师门仙人在我们褒国名声很是传奇,他保佑了我们很多年吗?”
姒大回想了一下,说:“关于师门仙人,好像也就这十几年兴起的事,说来也巧,差不多就是你出生后这仙人的事迹才在褒国流传起来。”
关于仙人的传说姒儿耳朵都听出茧了,褒国人口中的师门仙人手持骨笛、风度翩翩,他善于施展火系法术,救苦救难是他给褒国人的印象,有人说他打退鬼怪保安宁,有人说他劫富济贫暖人心,大到天地平安粮食丰收,小到风调雨顺一猫一狗,都得到师门仙人的庇佑。
听姒大这样说姒儿倒觉得意外,“十几年?看来是个新晋的菜鸟神仙了,不过能在十几年时间里达到这么高的威望,也算是有作为的神仙了。”
姒儿提着祭品,“好重呀,爹爹真是大手笔,竟宰了一头羊献祭。”
姒大说:“庆贺仙诞,向仙人许愿,供品当然要拿的出手。”
“爹爹想向仙人许什么愿望?”
“爹爹想为你向仙人求一段姻缘,让你嫁户好人家。”
“切,爹爹还不如帮我求,让我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富有。”
“那可不是一头羊能办到的愿望。”姒大故意逗她。
爹爹无情地取笑使姒儿气得跺脚。
……
师门庙位于骆驼坪一处高岗上,这座山头有两处庙宇,除了师门庙,还有一座鬼王庙,十几年前骆驼坪的人都信奉鬼王,但随着师门仙人声名鹊起,师门庙不但与鬼王庙盖到一块,还越修越气派,几乎占据了这山头大部分区域,此消彼长,鬼王庙则门可罗雀。
姒儿挽着爹爹踏着台阶登山,来拜师门仙人的人群排成长长的队伍,蔚为壮观。
好不容易登上山,庙前的广场已经人头攒动,还好师门庙修得够宽敞,除了正殿,还有配殿、碑廊、凉亭等,才让这么多信众可以容身。
当然,所有人的目的还是能入正殿去朝拜仙人。
二人随着人流往正殿涌,姒大叹道:“来晚了,没有好位置了。”
“看我的,爹爹,我来开路。”姒儿不畏人群,领着姒大往正殿去,她伸手拨着人,嘴里喊着:“借过借过。”
有人不耐烦了,怒斥她:“借什么过?凭什么让你?谁不是来拜师门仙人的?”
一般女子被这样呵斥多半会收敛,姒儿可不理会,她不觉理亏继续往前挤去,一心入殿抢位置,好让爹爹虔诚拜神的心得以传达给仙人,求得一年顺遂。
凭着姒儿不懈开路,父女俩终于挤到了殿门口,可是门口的情况让姒儿也不得不停下来,只见甲士们一字排开把信众们都挡在了门外。
“爹爹,官府不让进吗?”姒儿问。
姒大伸脖子一望,“看来是国君来了,得等国君朝拜礼毕后,我们才能进去。”
“国君?”姒儿瞬间眼睛一亮,“我还未亲眼见过国君呢。”
姒儿对国君的兴趣盖过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