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史路冲天> 325.文明交互在河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5.文明交互在河潢(3 / 3)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且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其名称来自其主要遗址雍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这里的权杖同样应该具有一种文明交互的可能性等等,许乐不断的展开论述!

随后许乐展开了第二篇文章《夏夷先后说》的写作,人类是一种喜爱迁徙的动物,人类史就是迁徙的历史。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是由不同的移民构成的。

所谓土著,相对于新来者而言,是早到的移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相对于殴洲人而言,是先到的亚洲移民。相对于夏而言,夷是东亚土著。他参考傅先生斯年《夏夷东西说》和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启发,参考布罗代尔长时段和华伦斯坦世界体系概念,特提出“夏夷先后说”。

历史记载或传说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为夷蛮之地,大禹父子在夷之中建立了夏朝之后才有东夷西夷之分。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尚未有游牧与农耕之分,正是夷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或戎狄引进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夷属蒙古人种,可能来自南亚,部分夏或戎狄属印欧人种,来自中亚。语言学研究表明汉语、韩语、日语是典型的混合语:夷语或华澳语是底层,夏言或印欧语是表层。夏夷结合与转换才开创了华夏的历史,形成独特东亚文化传统。

夏夷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夷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汉族的历史是夏夷结合的历史,汉人、汉语、汉文化均是夏夷混合的结果,棒子、犬日、匈奴或蒙古亦然。夏夷转换是东亚上古史上的关键。在人类历史上,喧宾夺主的事时有发生,而数典忘祖亦是常事。正本清源,夏夷先后说化解了东亚文明本土起源说与外来传播说的矛盾,对理解东亚民族与文化的形成和东亚历史不无小补。

许乐从多个方面不断的进行着论述,最后写了将近五千多字,终于收笔!

不过随后他就把这两篇文章都放入到《何以华夏》和自己的论文里面,进行着填充,无论是书籍还是论文更加严谨!

许乐把电脑收起来之后,站在窗户处看着不远处围墙内的拉寺,握了握拳头!

“对不起了,第一刀就从你这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