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骗局(2 / 3)

补齐。这个项目很多人看好,团队里的人亲属都在盯着,我想着先帮你留着位置,但是不能留太久,怕其他人有意见

阿琪琪琪琪:这样可以吗?你对我真好

秦以安眼看着燕梦琪就要答应了,觉得完全不可思议,这么明显的骗局,为什么对方看不出来呢?到底要怎么说服她啊?

使劲晃晃燕梦琪胳膊,秦以安决定先稳住对方,让她先别打钱,“你先别急,我想办法帮你凑凑,看能不能凑到一万给你。等凑齐了你一起给他……”

燕梦琪狐疑地看着秦以安,迟疑了半晌才同意,“那你尽快啊,他那边很急的。你放心好了,我肯定会还你的,等到那边赚钱了,我分你分红。”

秦以安简直无话可说,这可真是棘手,按理来说她应该把这件事告诉老师或者燕梦琪的父母,但是这样即便对方醒悟过来,也不一定会感激自己,说不定还觉得自己是多管闲事。

但是这事真的不能不管,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身边人被骗吧。

系统的声音又在脑海中响起,【临时任务:阻止燕梦琪被骗,成功奖励10000米,失败无惩罚。】

系统都出来了,这下更是得尽全力了。其实要强行阻止这事儿并不难,但是怎么才能不伤害同学感情,也减小对燕梦琪本人的影响呢?

秦以安突然想到,那个人编造的假身份——一个N大的学生,那么他找到的假照片都是从哪来的呢?骗子应该并不认识这个正主,照片来自公开的社交媒体的可能性最大。

现在搜索引擎的“识图”功能还没上线,但是在系统中APP的各个版本都属于“商品”,秦以安是可以在商城中下载到的。她利用精准搜索,将燕梦琪此前在宿舍群中发过的照片,在现在常用的微博、人人、豆瓣等现在流行的社交媒体都搜了一遍,可惜一无所获。

直到第二天秦以安心里还是想着这件事,一直有件事毛毛地堵在心里,感觉很不安心。做英语阅读的时候,有篇文章讲社交媒体带来的舆论风暴,举例来自Facebook和Twitter,秦以安突然想到,正主会不会是发在外网上的?

用了一点“科学上网”的手段,秦以安终于在Facebook上找到了这个人,的确是个N大计算机系的,关键人家有女朋友,而且账号其实是他女朋友的,照片也全都是女朋友发的,还有很多亲密合影,骗子空间里的部分图片甚至是从合影里截出来的。

秦以安长舒了一口气,迫不及待的拿去给燕梦琪看,“你好好看看,肯定是骗子偷了人家照片,伪造出一个身份,目的就是骗你钱。”

秦以安没想到,这事到燕梦琪那里却是另一番解读,“他有女朋友还跟我玩暧昧?”说着眼眶都有点红了。

秦以安只得耐下心来解释道:“跟你聊天的是骗子啊,不是这个人,他偷了人家的照片,人家根本不认识他。别傻了好不好,我建议你报警,他肯定用同样的方法骗了好多人了。”

燕梦琪沉默了半晌,似是明白了,答了一声,“嗯……好吧。”

秦以安再次重复道:“不要转钱给他,最好报警。”

燕梦琪沉默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秦以安终于说服了对方,仿佛放下了心中大石,长舒了一口气。

可惜她也忽略了,系统并没有给出任务完成的反馈。

回到座位上,秦以安发现新发下来一本学校自己印制的册子,上面写《高一年级优秀范文集(一)》,原来是开学以来作文课和本次月考的优秀范文合集。

秦以安自认文笔还不错,至少文字流畅表达清晰,成年后会经常在网上写点小文章,阅读量和知识储备也高于同龄人。

但是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作文成绩始终不上不下。初中时候稍微好些,到高中在这群见过的市面更多,知识面更丰富的同学中间,就不占什么优势了。

看到面前这本作文集,秦以安决定好好学习一下。

她先通读了里面文章,感觉写的确实挺好,可是对好在哪里却又说不上来。就跟自己平常读书一样,读过就忘,没有深入分析很难记忆在脑海里。

秦以安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篇,从结构和材料两方面来仔细分析,它们分别代表了一篇文章的骨架和血肉——

她仔细阅读每一段,把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写在右边,清晰的看到文章的框架。在提出中心论点后,范文使用了递进式的结构,材料由远到近,逐层递进,每个例子中间都有一个观点清晰的过渡句,话题最终落脚到材料和当代青年的关系,点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反思自己的作文,同样的题目,秦以安用得就是最基础的“总分总”,中间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相互之间没有关系,非常大众化,也没有主题升华,不会提起人的阅读兴趣。

概括地说,她的作文只做到了结构完整,而优秀范文则做到了结构清晰严谨。

再来看材料,范文所使用的示例并没有非常独特,写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物,但是他却把这个人物身上的矛盾挖掘到了极致,并且这个矛盾是紧扣作文主题的。在结尾还会对这个人物的名言进行“化用”,因此他的材料运用不是干巴巴的千篇一律,而有诸多的点睛之笔。

可以看出,范文的作文素材来源于平时的积累,是提前准备和考场应变组合运用的结果。而秦以安自己的作文材料,是想到一个人物临时组织语言,在考场环境下很难做到生动优美又富有灵魂。

这就是平常积累不够,或者说积累了却没有总结归纳,让他们真正发挥作用的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