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第151章 郑和下西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郑和下西洋(1 / 2)

只有通过朱棣这种方式,反复远征暴打,让北元见大明军队如老鼠见了猫一样,他们才不敢兴兵来犯。

这时,朱标不禁想起之前天幕盘点时,未来朱绫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一拳狠狠打疼了,后面就不敢来了。

所以,蓝玉被修理得惨兮兮,狼狈逃回京城后,朱元璋才迫于无奈册封朱绫为辽东王,将辽东这块地区划给她自治,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不敢再对辽东用兵。

朱棣五征漠北的想法与朱绫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可谓是不谋而合。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另一个世界的朱棣和朱绫叔侄关系那么好,血缘关系倒还是其次,理念相同才是根本原因。

这两人聚在一块,太有话题可以聊了,关系不好才怪呢。

【朱棣三大功业的最后一项,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华夏航海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洪武帝朱元璋实行海禁,但朱棣作为造反上位的反骨仔,却想走一遍与老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于是,他才派遣三宝太监郑和,轰轰烈烈下西洋,弘扬华夏文明,传播大明威名,扩大与周边各国的影响,促进经济贸易往来。】

看到这里,两个世界的人又一次瞪圆了眼睛。

“三宝太监?”

“一个深宫伺候人的太监,竟也能完成如此壮举?”

“这……这……”

在讲究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封建社会,太监是备受歧视的存在。

什么不男不女的怪物、绝子绝孙的阉人……

总之,骂得一个一个难听。

当了太监的人,死后连祖坟都进不去。

老百姓很惊讶郑和的身份,当官的却嫉妒得都快发狂了,特别是文官。

文人士大夫对于名声看得极重。

是以,历朝历代才屡屡出现对皇帝死谏之人,只要能让自己留名史册,便是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更有甚者,会通过疯狂作恶让自己在史书中留下名字。

不能名垂青史,那就遗臭万年,也好过一辈子碌碌无为、无声无息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人生在世,最难看穿的,也就‘名利’二字。

“一个不男不女的死太监,他有什么资格航海下西洋?”

“就是,真是太荒谬了。”

“未来的永乐帝真是糊涂了,派什么人不好,偏要派一个太监。”

“太监能成什么大事?惯会欺上瞒下,谄媚逢迎,为了一己私欲,构陷忠良,残害无辜,身上还散发着一股尿骚臭气,没得叫人恶心。”

“……”

文官群体堪称太监的头号黑粉头子。

盖因在封建社会,男权至上。

太监失去了象征男人尊严的那一丢丢玩意,哪怕之前再风光,也会如折翼天使那般迅速坠入泥潭。

对于太监的歧视,本质与歧视女性、物化女性,没有多大的区别。

甚至在这群高高在上男人眼中,太监还不如女人呢。

女人至少能给男人暖床,发泄生理**,是个不错传宗接代工具人。

说穿了,在畸形的封建社会,男人有那根东西,就是高贵,失去那根,卑贱得连乞丐都不如。

朱绫看到文官对太监展开狂喷,心中一叹

世人只看到了太监的阴狠、卑劣、歹毒、贪婪,却没有看到太监内心的苦痛。

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又肯割了命根子入宫当太监呢?

太监这种产物,是吃人的封建社会对底层人的残害与压迫。

明朝文官对于太监的歧视,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监身体残缺带来的人格扭曲与异化,也因为世人的歧视,迸发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能量。

明朝晚期,太监代表的阉党和文人士大夫代表的东林党斗得你死我活,既是皇帝利用太监制衡文官,也是两大群体的矛盾集中爆发。

【郑和虽是个太监,却拥有着卓越非凡的能力。】

【朱棣奉天靖难,郑和居功至伟,深得皇帝赏识,就连‘郑’这个姓氏,都是皇帝钦赐。】

【郑和下西洋,除了弘扬大明国威之外,还有另外一重任务,那就是寻找火灾中假死遁逃的朱允炆。】

【作为太祖亲封的皇太孙、东宫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本身代表着大明的正统。】

【若是哪天让朱允炆杀回京城,朱棣这一脉的子孙,必将失去继位的合法性。】

【这一点,别说是朱棣这样的雄主,便是一般皇帝都无法容忍。】

【朱允炆的下落不明,成了扎在朱棣心头的一根刺,他说什么也要将这根刺拔掉,夜里才能睡得安稳。】

原大明。

“朱允炆?又是你小子!”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目光阴恻恻盯着缩在角落里的朱允炆。

“你小子真行啊,先是糊涂削藩,迫害亲叔,后是打不过,就想着划江而治,割地求和,最后还敢假死遁逃,你还真是朱家的‘好儿郎’啊!”

嘭!

朱标再也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