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民心所向(1 / 2)

朱绫:“……”

朱棣又道:“皇太子、皇太孙,这是多少皇家子孙梦寐以求的,自古皇位传男不传女,你要是肯当,便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太孙了。”

朱绫嫌弃粗了蹙眉:“女皇太孙,听着好拗口,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朱棣道:“我要个锤子!皇太孙是第三代,差了辈分,有你和大哥在,我当个威武大将军就好了。对了,改天把你的折梅军借我耍耍,我可太稀罕了,要是战场上有这加持,分分钟让敌方哭爹喊娘。”

朱绫叹道:“在京城,天天勾心斗角的,实在烦人,还不如领兵远征,驰骋草原来得肆意畅快。”

朱棣深以为然:“我也这么觉得,京城就是名利修罗场,老头子哐哐惩治贪腐,结果贪官越来越多,搞得朝野上下不宁,人心惶惶。”

朱绫嗤笑:“他那治理贪官的水平,真是男默女泪,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战力零杠五,真是笑死人了。”

朱棣窃笑:“哈哈哈,我也觉得好笑……”

朱元璋见叔侄二人嘀嘀咕咕地笑话,老脸黑得都快沁出墨汁来了。

他看不下去,猛一脚踹在朱棣屁股上:“你们俩磨叽完了没?”

“哎呦!”

朱棣猝不及防,摔了个四仰八叉。

“天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啊?”

朱棣狼狈从地上爬起来,一脸委屈与怨念。

朱元璋哼哼道:“谁让你小子看着那么欠抽?”

朱棣:“……”

人在无语的时候,总是那么无语。

这糟老头,就知道捡软柿子捏。

马皇后和朱标见朱棣一通玩笑,软化了朱绫的态度,母子俩对视一眼,齐齐上阵。

最后朱绫顶不住,与朱元璋达成了一致意见。

具体内容如下:朱绫答应当皇太孙,为期五年,皇帝放权给她搞改革,五年之后,皇帝禅位给太子朱标,朱标继位一个月,走个流程镀个金,再把皇位传给朱绫。

藩王和大臣也不希望朱元璋退位得太快,五年缓冲期,不长也不短,正正好。

如此,殿内众人再无争议。

朱元璋下旨册立朱绫为皇太孙,生母蓝氏母以女贵,扶正为太子妃。

天幕盘点过程中,两个世界的大明人都可以隔着时空看到彼此。

老百姓隔空看到朱元璋册立朱绫为皇太孙,并全面授权给她实施改革,便暂时压下暴动,静静等着分配土地那一天。

天幕中。

朱绫分完土地之后,又下旨将多年孕育出来的高产水稻种苗无偿分给老百姓耕种。

此举,又让百姓们陷入了疯狂。

女帝恩情还不尽,愿来世结草衔环。

一时间,百姓们对于朱绫的爱戴达到了历史帝王们前所未有的高度。

甚至于家家户户都忙着给朱绫立长生祠,日夜参拜,供奉得比菩萨、财神还勤快。

看到这里,弹幕又是一片沸腾。

“泪目了,女帝对我们真的太好了。”

“万家灯火,万家长生祠,女帝值得。”

“人心都是肉长的,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我们也将把她捧上天。”

“看看,同样是朱家子孙,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可不是,秦王、代王、鲁王等,正经事不做,天天就知道祸害我们小老百姓,你们就不觉得惭愧吗?”

“马皇后的仁慈宽厚给了太子朱标,朱标又给了女帝朱绫,一脉相承,才是真的好,哪像洪武皇帝,凶狠残暴都给几个儿子继承了,想想都恨得咬牙。”

“说女帝阴险残暴的脸疼不疼?看看,这才是真正的仁君颠覆,什么汉文帝、宋仁宗,都弱爆了。”

“……”

原大明。

洪武朝。

朱元璋、朱标、朱樉、朱棣和文武大臣,都惊得目瞪口呆。

立长生祠这事儿,之前也不是没有。

在贪官污吏横行的黑暗年代,只要出现为民请命、不畏强权的清官,老百姓感动之下,都会给他立长生祠。

不过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仅限于这个清官所管辖的地带。

像这样,万千百姓自发为一个皇帝立长生祠。

纵观历朝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特别是文官,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同时又倍感无力。

要知道,百姓立长生祠、送万民伞等事情,都是文官清流的专利。

皇帝权威太大,难以与百姓产生亲近,根本不可能获得立长生祠这样的殊荣。

朱绫不仅得到了,还是无数百姓自发地、心甘情愿为她供奉。

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那他们这些文官还怎么做文章?怎么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古代有很多皇帝名声不好,并非皇帝自己不当人,而是文官利用信息不对称往皇帝身上泼脏水。

只有让皇帝脏了,只有让老百姓认为其他官员都黑心肠,自己的清流名声才能在对比中凸显出来。

朱元璋感叹道:“民心即天意,如此得民心的皇帝,千古未有啊!”

朱标亦叹道:“是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