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站在一旁,面色愁苦的谭云。
李原叹了一口气,本想拒绝但随即又一想。
自己如果不答应,这批酒浆没了抵押物,恐生变数。
更何况,女子确实不适合长途奔波,留在青原也是好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慧眼识珠的异能已经扫过了谭云。
这位谭家大女身上的光芒颇为耀眼。
送到嘴边的美食,岂有不吃的道理。
于是李原对家主谭继明说道。
“谭老先生请放心。”
“谭姑娘住在我这里,我定当照顾周全。”
见李原答应了。
谭继明心中石头也落了地。
这说明,这桩生意算是成了。
双方收好契书。
又饮了一杯定契酒,便各自告辞离去。
与谭家达成合作,李原也算是完成了一桩心事。
谭家商队也只是他的一步闲棋。
如果这条商路真的打通了,每年往返两次云州,至少能有十万贯的进账。
即便是失败了,几千瓶酒的损失他也承受的起。
谭家的事处理完。
李原在家中又休息了一日。
白日里陪着几位妻妾消遣。
上午与婉君品茗下棋,悠然对弈。
下午又陪着小夏和小竹到后院练习射箭。
家中后宅的小院,被小夏改造成了小射箭场。
摆上了几个草靶,山民出身的小夏自幼跟着父亲入山狩猎。
箭术实话说还真的不错,三四十步几乎是箭无虚发。
引的小竹是羡慕连连。
李原对于家中的安全还是很上心的,平日里自己不在家。
小夏的箭术,多少也能为家中提供一些安全保障。
第二天,李原准备进县城,拜访一下自己的几位老主顾。
这次跟青原伯入城的,还是崔家兄弟,福叔与刘黑子。
手中的一百亲兵,也只调了三十名跟随。
没办法,如果一百名亲卫骑兵都调出来,那场面实在是太骇人了。
李原不想惊扰青原县的百姓,也只能如此。
此外就是从东乡村,又调了三十名兵户跟随。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赶马车和搬运货物。
不过这些兵户却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每次跟随李原出门,都收获颇丰。
这次需要运送的货物也非常多,五百瓶忘忧浆,三百匹麻布。
还有县督军府工坊订购的两千根箭杆。
近七十人的队伍,押运着七辆马车,赶往青原县城。
一路上,可说是非常安全,这也正常。
虽然青原县现在的匪患依旧严重,但土匪们也不傻。
有三十名骑兵护卫的队伍,他们可不敢去触霉头。
顺利的到了县城。
李原的第一站,自然还是去醉香居。
他可是靠着在醉香居卖酒,拿到了第一桶金。
李原还未到醉香居,远远的就看到了九娘与秦老在酒楼门前迎接。
态度可说是非常恭敬。
李原对他们的消息能力,还真是刮目相看。
自己不过是刚刚进城,人家就得到了消息。
在醉香居门前下了马。
九娘与秦老立刻就迎了过来,脸上堆满了殷勤的笑容。
“拜见青原伯大人。”、
李原面带微笑,向二人拱了拱手,就算是回礼了。
“秦老,九娘,大家都是自己人。”
“客气什么。”
“走进去说话。”
俩人见李原态度真诚,语气轻松。
心中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九娘赶紧迈前一步说道。
“伯爷,奴已在三楼设下酒宴,为您接风。”
“请随我来。”
然后便扭着丰腴的身姿在前面引路。
李原客随主便,也不客气。
便随着二人上了楼。
此时的三楼闲杂人等已经被清空。
隔间内,一大桌子的上等酒宴已经摆好。
秦老连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上首的位置,自然是留给青原伯的。
李原的身份是伯爵。
而秦老与九娘,不过是商贾平民。
能与李原同席,已然是莫大的荣幸。
从赤水河大战开始,秦老与九娘就一直在关注李原。
当听说李原跟随西河堡大军去了赤水河。
他俩可是每日祈祷,希望一定要李原平安归来。
倒不是这两人对李原的感情有多深,只是因为李原如果死了。
这忘忧浆的生意可还怎么做下去。
要知道,现在的醉香居和秦家酒行,就是靠着李原的酒在撑着。
如果李原的酒货源断了,两人的生意估计就是一落千丈。
后来的消息,则是直接惊掉了二人的下巴。
这位李郎君不但活着回来了,还在赤水河立下了泼天的功劳。
不但如此,李原居然还攀上了龙骧侯的关系。
可说是加官进爵,平步青云。
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