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
电闪划破虚空,暴雨下个不停,风带有阵阵寒意,不似先前那般酷热,然压抑的氛围却笼罩着鸿胪寺。
正堂内。
鸿胪卿尹玉失神的坐着,堂下官吏说着什么,尹玉似未听到一般,他的眼眸盯着所持奏报上。
保国公宗川竟然薨了?!
得知此消息的尹玉,一时真不知该说些什么,自太皇太后薨逝,天子颁诏罢朝三月,以追思太皇太后,这使朝堂变得安静下来,然藏在暗处的汹涌仍在,不过从那之后,虞都不时就有风波出现。
太皇太后入葬长陵第七日,安国公昌黎突发急病薨了。
太皇太后入葬长陵第二十一日,护国公曹隐无疾而终。
太皇太后入葬长陵第三十九日,镇国公……
在过去两个多月间,大虞勋贵老臣安、护、镇、江几位国公相继离世,这对朝野间的震动极大,以至于一些事的出现也被遮掩住了。
可在这段时日尹玉却忙坏了,其所在鸿胪寺有主凶丧之仪职责,而离世的这几位勋贵老臣,皆对大虞有汗马功劳,所以他们的身后事,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
“客卿,睿王爷来了。”
一道人影匆匆从堂外跑进来,而他的声音响起,让尹玉回过神来,立时起身就朝堂外而去。
咔嚓——
轰隆!!
人还没走几步,堂外就出现一道电闪,在光暗交替下,穿着亲王团龙袍的楚徽,迈着四方步走进堂内,在其身后的郭煌、王瑜等人,挎刀紧跟在自家王爷身后。
“臣…尹玉,拜见睿王千岁!”
“臣……”
尹玉等人无不朝楚徽作揖行礼。
“鸿胪寺收到消息了吧?”
楚徽停下脚步,神情严肃的看向尹玉一行。
“回王爷,收到了。”
尹玉不敢迟疑道“保国公薨了,鸿胪寺正商榷丧葬事宜,务必协助好保国公府将此事办妥。”
楚徽剑眉微蹙,声音低沉道“陛下说了,保国公于朝有功,对社稷有功,故以亲王仪驾陪葬长陵,追封宁河郡王,谥号贞武,配享太祖庙廷……”
果然是这样。
听到这些的尹玉,丝毫都不觉得奇怪。
在过去,安、护、镇几位国公离世,天子无不亲颁旨意,让他们陪葬长陵,追封了郡王爵,亲定谥号,配享太祖庙廷,不过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以亲王仪驾,还是以郡王仪驾陪葬长陵了。
而在护国公曹隐陪葬长陵数日后,天子还颁了道诏书,起勋国公李进墓,以亲王仪驾陪葬长陵,追封岐阳郡王,其妻亦陪葬长陵,此事一出可在朝野间引起轩然大波。
毕竟李进生前做的事,是对社稷有功,可其做之前却丝毫没呈禀中枢,这也造成不小的风波与影响,所以对李进这个人,是有褒有贬的。
但对于这件事,深居大兴殿的天子,却丝毫没理会朝野间怎样,乾纲独断的钦定下此事,并颁旨至北疆,允袭勋国公爵、征北大将军李鹰归都,得知此事的李鹰痛哭流涕,但他却没有擅离职守。
在天使踏上归途,李鹰所书奏疏便急赴虞都,字里行间之意,无不是对天子的恭敬,还有对北疆职责之重,不能因私废公。
因为李鹰没有归都,李斌遂代表勋国公府,进行了这场移葬长陵的礼仪,那一日,李斌哭的像泪人一样。
“宁河郡王丧葬一事,陛下很是重视。”
见尹玉不言,楚徽撩撩袍袖,继续道“陛下有旨,着宗正寺会与鸿胪寺一道,确保宁河郡王陪葬长陵不出任何差池。”
“臣等谨遵上谕!”
尹玉一行听后,立时作揖表态道。
咔嚓——
堂外再度出现电闪,雨比先前下的更大了。
彼时,虞宫,大兴殿所在。
“唉~”
一道轻叹响起,打破了此间平静。
负手而立的楚凌,看着窗外所下暴雨,心情有几分复杂,保国公宗川的离世,是楚凌没有想到的。
毕竟宗川的身体一向强健,不似昌黎那样病恹恹的,宗川这一死,太祖亲敕勋贵老臣中,就剩下徐黜一人了。
其实昌黎、宗川他们的相继离世,楚凌是猜到原因的,这与太皇太后孙黎的离世是密不可分的。
这帮老人心底的那股气散了。
没了那股气在,这人如何能长久啊。
“陛下~”
在楚凌感慨之际,李忠走进殿内,毕恭毕敬的作揖拜道“西凉道刺史张洪赶至虞都,岐阳郡王义子李敢等人随同归都。”
终于回来了。
楚凌听后,嘴角露出一抹淡笑。
西凉道刺史张洪,就在那份名册中,是标红要召回中枢任职的,每每看到那份名册,楚凌这心里就唏嘘不已。
他的祖母,为了他,可谓是把该想到的全都想到的。
甚至为了确保该做的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孙黎在离别之际,还对楚凌说,必要时可提前册封楚徽为王,以此来彰显皇权威仪,同时在朝中搅动风云变幻,以转移朝中诸臣的注意。
事实上,楚凌就是这样做的。
尚未及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