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对于他并不会有太多的记载。另一个,那就是骆宾王曾经参与过讨伐武则天,所以有关他的一些事迹可能也没有流传下来。”
一边分享,江宁一边与董雨参观起西安古城墙。
你还别说。
走在西安古城墙上,江宁有一种来到了大唐的感觉。
虽然。
大唐离现在已有1000多年。
但看着那厚重的城墙,一系列历史人物却在江宁脑海里不断的浮现。
“我先介绍一下骆宾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是现在的义乌人。据说他自小就很有才华,号称神童。当然,可能大家对于这个神童的称号有一些免疫。或许大家觉得,只要是一个知名人物,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才华。确实,很多的一些历史上知名人物,他们在少年的时候也确实表现的很有才华。但这个很有才华,也只是传说。但骆宾王不是,据说他在7岁的时候,他就能吟诗作对。”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七岁的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作了一首《咏鹅》的诗作。”
说完。
江宁便念起了这一首《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一出,直播间一众粉丝便大叫一声好字。
“好,好一首咏鹅。”
“7岁就能作出如此好诗,这个神童当之无愧。”
“虽然是7岁写的,但这样的好诗,哪怕一些才子也未必作得出来。”
是的。
虽然这一首咏鹅很简单。
但越是简单的诗作,他作起来越难。
虽然大家也不见得就对诗有很强的欣赏眼光。
但自小就学诗。
而且这一段时间一直呆在江宁直播间,受江宁的薰陶,不自觉水平也长了不少。
“好诗。”
一边的董雨也是鼓掌:“真不敢相信,这一首诗竟然是一位7岁小男孩写的。”
“其实我们现在想有些不可能,但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未必不可能。”
江宁解释说道:“唐朝是一个浪漫的国度,也是一个诗人的国度。在那个时代里,唐诗不只是属于他们的文化,也属于他们的一种流行审美。所以,那个时候只要是个读书人,基本上都会写诗。而有一些才思敏捷的少年,他们受其影响,便写出了这样的经典之作。”
……
“江宁老师,骆宾王七岁成诗,按理来说,他的前途应该很好才对。”
两人继续向前,董雨一边继续问道。
江宁点头:“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在古代,寒门就是寒门。寒门很难成为人上人,虽然骆宾王自小就是神童,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畅。不过骆宾王确实非常有才华,也得到一些贵人的推荐,从而令他步入朝堂。只是骆宾王生性耿直,多次上书弹劾官员,随后便被诬入狱。虽然后来出狱,但也没人敢再用骆宾王。也因此,骆宾王对于自己的遭遇,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次,他在幽燕一带送别友人。临行的时候,他给友人写了一首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以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叫做《易水送别》。
与之骆宾王
咏鹅因为比较简单。
虽然他确实写得很经典,但未必所有人都能体会得到。
但这一首《易水送别》,那就不一样了。
这一首诗只是一读,便感觉有一股慷慨激昂之意。
“江宁老师,这首诗写得好大气。”
一众粉丝在公频上不断的说道:“好像有种舍身赴死的感觉。”
“确实如此。”
江宁点头:“这里有个典,他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被秦国就要灭亡。燕太子丹便找了一位刺客荆轲,想刺杀秦始皇,以此阻止秦国攻击燕国。这里的易水,就是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方。而在送别之时,荆轲也知道,他这一次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死。所以,在与太子丹作别之即,荆轲大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江宁简单的说了这一个典。
但哪怕只是简单的说,那一个视死如归的刺客荆轲,却是如慧星流过,无比的明亮。
“荆轲,荆轲,春秋战国时竟然有如此的刺客。”
众人眼睛里面无比的震惊。
同时。
他们也被荆轲这样的人物给惊艳到了。
“历史当中有许多很精彩的人物